芍药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育苗技术手册》第175页(1953字)
芍药是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学名Paeonia lactiflora,别名白术、将离、婪尾春、余容、梨食、铤、没骨花、殿春等。原产中国北部、日本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之一。栽培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比牡丹更为悠久。花雍容华贵,娉婷娇娜,花形花色变化多,清香流溢,给人以美的享受。
芍药栽培容易,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许多人家在宅前屋后进行栽培。即可单独布置花坛,又可与山石相配,或以云杉为背景栽培,非常美丽。还可作盆花、切花。
(一)植物学特征 芍药具粗大的肉质根丛。茎丛生,高40~120厘米,茎部有红绿相间的条纹。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基部和顶端为单叶,小叶通常3深裂,椭圆形,狭卵形至披针形,绿色。花常1至数朵顶生或腋生,有长梗。萼片5枚,宿存。花单瓣或重瓣,直径10~18厘米,颜色为粉白、粉红、紫红、墨红、黄等。雄蕊多数,雌蕊群常由3个分离的心皮组成,也有6个心皮的,柱头紫色。蓇葖果2~8枚,每枚含1~5粒种子。种子圆形,黑褐色或暗紫红色。
(二)秧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耐寒,在北方寒地露地能安全越冬,夏宜凉爽,又能忍耐炎热。喜充足阳光,喜深厚的壤土及沙壤土,不宜在黏土地、盐碱地及低洼地育苗。忌积水,否则易引起根部腐烂。耐旱,但要保持床土湿润。
(三)分株繁殖技术 分株的开花期比播种的早,秋天分株正确的第2年也能开花。分株的关键是掌握好时节,从北往南我国依次应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分株最为适宜。此时芍药的新芽已经形成,分株后天气转冷凉,但地温又不太低,分株后根系还有一段恢复生长时间,而芽又不会伸出地面,为第2年春天生长奠定了基础。分株太晚根系恢复时间短。春天不能分株,春天分株往往几年不开花。
选晴朗的天气分株。分株有两种情况:一是将被分母株切除1/3~5/6,剩下母株在原地不动,母株除株丛变小外,根系基本未受大的伤害,不影响第2年开花。二是将根全部挖出,根部朝天,抖去泥土,依自然长势分开,一般每丛带3~5个芽,如果为扩大繁殖倍数也可带2个芽,反之则可带6~7个芽或更多。如果用手掰不开,就用利刃切开,剪除腐朽的根部。分根后可以马上栽植,为防止腐烂也可以阴干,待伤口愈合后栽植,还可以涂上硫磺粉末以免微生物侵入。栽植时要细致整地,施足底肥,根要向四面舒展,然后填土浇水,浇水后上面覆一层疏松细土,覆土厚度以芽顶低于地面5厘米左右为宜。遇到秋旱和封冻前要浇水,春季及时灌水。
(四)播种育苗技术 播种繁殖主要用于育种、药用栽植和繁殖牡丹用的砧木。
芍药种子成熟后,及时摘下,与3倍湿沙混合贮藏,放在阴凉处使之后熟。播种前将种皮擦破以利发芽。在9月份播种,采种至播种时间不可间隔太长。播种越迟发芽率越低。
做好播种床,浇足底水,按6厘米距离点播,覆土2.5~3厘米,上面覆秸秆保持土壤湿润和冬天防寒。播种20天后芍药种子就能扎根,但当年不能出苗,越冬前浇一次封冻水。第2年解冻后,除去秸秆以促进芍药出土。如果播种当年芍药种子不能扎根,第3年才出苗。出苗后及时松土浇水,细致管理。小苗到秋季长出1~2片叶,根长26~33厘米,此时可以移栽。发育健壮者4~5年开花。
(五)扦插繁殖技术 在秋季分株繁殖时,将断的根系切成5~10厘米长的小段,然后扦插,翌春生根,即可培育成秧苗。
7月份采集长10~15厘米、带2个节的枝条,上面的一枚复叶留少许叶片,下面的复叶连叶柄一起剪去。插条下端剪成斜面,上端剪成圆形。用河沙作基质,河沙铺在露地苗床上,扦插深度为插条长度的1/2。扦插后扣上小拱棚,棚内的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0%~90%最为适宜。扦插后20~30天生根,生根后揭开棚膜。秧苗在扦插床越冬,叶片枯萎后,浇越冬水,上面覆20厘米左右的土。翌春撤去防寒土,小苗长出新叶后定植。
(六)芍头繁殖技术 药用栽培时,将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割下加工成药材。对留下的芍头用刀切成2~4块,每块有粗壮的芽苞2~3个,将其直接栽植,但芍根较细。集中育苗培养2年,然后定植,根粗大,品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