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毒剂中毒的诊断及预防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24页(1087字)
一、诊断
(1)主要依据中毒史和特有的症状进行判断。如伤员有中毒史或可疑中毒史,同时又有上述症状和体征,则可作出初步诊断。
(2)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为较好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应注意酶活性的抑制,与中毒途径、剂量大小的关系:如吸入高浓度的毒剂中毒,或毒剂经伤口吸收,症状出现快而重时,酶活性抑制可不明显,经皮肤吸收或经口中毒后,往往当酶活性严重抑制时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3)此外,毒剂侦检是对鉴定毒剂类型的可靠依据,尤其是在中毒者的皮肤、服装上侦检。必要时可采样送检。
(4)严重神经性毒剂中毒,迅速发生的惊厥与昏迷,应与氢氰酸、一氧化碳中毒及光气、双光气“闪电型”中毒鉴别。
(5)急性中毒主要根据现场调查、临床表现、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毒剂侦检等,即可作出正确诊断。中毒现场有遭受毒气袭击的情况,症状方面主要根据瞳孔缩小、流涎、出汗、肌肉纤维颤动、流泪、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对诊断帮助很大,可用纸片法,快速而简便。遇到含磷胆碱酯酶抑制剂立即由橘黄色变为紫黑色。氢氰酸中毒时,瞳孔非但不缩小反而散大。另外,在呼出气体中有苦杏仁味,皮肤及黏膜呈蔷薇红色,血中胆碱酯酶活性也不会受抑制。一氧化碳中毒时,皮肤呈樱桃红色。光气中毒时,亦无瞳孔缩小,血中胆碱酯酶活性无变化。神经性毒剂中毒有支气管痉挛时,注意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后者无中毒史,一般无较多病例同时发生,无瞳孔变化,血液胆碱酯酶活性也不会受抑制。
二、预防
1.个人防护
主要是使用防毒面具及皮肤防护器材。防护服可用肥皂水浸湿,干燥后备用。
2.集体防护
主要是利用各种专门构筑的有防毒通风设备的工事。遭袭击后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
3.药物预防
在进行化学恐怖袭击前服用中和或破坏毒剂的解毒剂或胆碱酯酶保护药物。可服用吡啶-2-醛肟甲磺酸甲酯季铵盐或和阿托品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