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现场急救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144页(2164字)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伤员初期的现场急救十分重要,最理想的是现场群众掌握了急救与自救的方法并立即进行抢救。如能同时请附近医生或急救中心的医生或急救员来处理,将使院前急救做得更为完善。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有效的基础生命支持(BTLS)并把患者及时转送到技术条件相对较强的医院,这样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因此要加强现场急救工作,广泛普及CPR现场抢救技术,提高全社会人民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通讯、运输、医疗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必须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功能与作用。重视中毒后1小时内的黄金抢救时间,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应坚持科学的救治原则。

一、防护原则

由于染毒区内人员较多,秩序混乱,必须在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实施紧急救援。参与抢救的队员除了做好自身的防护外,还要组织对中毒伤员的急救以及对毒区内轻度中毒和尚未中毒人员的防护。对已中毒人员除了要进行救治外,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继续中毒。群体的防护主要是将人员转移疏散至上风向,不受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影响的安全区。特别要加强对呼吸困难、惊厥、休克等中毒人员及复合伤伤员的抢救。对中、重度的伤员,要有专业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抗毒治疗和综合治疗相结合,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对复合伤伤员,应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致伤因素,然后再处理其他的损伤。

二、现场急救原则

(1)“一戴”:即施救者应首先做好自身应急防护。如有条件应立即佩戴好输氧或送风式防毒面具,系好安全带;无条件者也可佩戴简易型防毒口罩,但需注意口罩型号要与毒物种类相符,腰间系好安全带或绳索,方可进入高浓度毒源区域施救。由于防毒口罩对毒气滤过率有限,故佩戴者不宜在毒源处时间过久,必要时可轮流或重复进入。毒源区外人员应严密观察、监护,并拉好安全带(或绳索)的另一端,一旦发现情况迅速令其撤出或将其牵拉出。

(2)“二隔”:即做好自身防护的施救者应尽快隔绝毒气以免继续被中毒者吸入,使中毒进一步加深,失去抢救时机。最佳的办法是由施救人员携带一送风式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并迅速将其戴在中毒者口鼻上,紧急情况下也可用便携式供氧装置(如氧气袋、瓶等)为其供氧。如毒气来自进气阀门,应立即予以关闭。此外,毒源区域迅速通风或用鼓风机向中毒者方向送风也有明显驱毒效果。

(3)“三救出”:即抢救人员在“一戴、二隔”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将中毒者移离出毒源区,进一步作医疗急救。一般以两名施救人员抢救一名中毒者为宜,可缩短救出时间。中毒者救出后,若毒源一时仍无法消除,为防止周围人群吸入中毒,国外报告有用高强度塑料膜制成的自控充气帐篷严密罩蒙于毒源上或毒源区出口处,待毒源被控制后,再经过中和或洗消处理将其撤除。

(4)“五早方案”:即早期现场处理、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早期气道湿化、对重度吸入中毒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早期用特效解毒药。

①早期现场处理:首先由基层医疗单位确诊患者是由何种化学物质所致,并把病人按轻重分类,根据病情分为现场处理、给予输氧、超声雾化吸入,对化学物吸入史明确者给予静脉推注解毒药,由医护人员护送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抢救治疗。

②早期使用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对吸入中毒者按早期、足量、短程的原则给予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治疗。轻度中毒者用山莨菪碱:每次0.33mg/kg,每天3次;地塞米松:每次0.33mg/kg,每天3次,静脉滴注推注,共3天。中度和重度中毒者用山莨菪碱:每次0.66mg/kg,每天3次;地塞米松:每次0.66mg/kg,每天3次,静脉滴注推注,共3天。将山莨菪碱和地塞米松短程联合应用,其保护器官功能、阻断炎性反应、改善微循环、解毒、降温、抗休克及对抗内毒素的作用更强,对重要脏器无损伤作用,能遏止住病人的危重状态,还为下一步的治疗赢得了时间,降低了死亡率。

③早期气道湿化、对重度吸入中毒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中毒者,尤其是腐蚀性毒物吸入者,在动脉血气分析监测下,如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应早期行气管切开,切开后用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16万U、α-糜蛋白酶100U,以每分钟2~4滴速度持续气管内滴入,保持气道湿化,用生理盐水5ml行气管内灌注,每6小时1次,促进病人咳嗽、排痰。

④早期使用特效解毒药。

(5)救治要点:及早静脉注射乌洛托品(可与光气的羟基结合),继以口服。吸痰,予以氧气雾化吸入(加入碳酸氢钠、氨茶碱、地塞米松、普鲁卡因等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并应限制入液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