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碳中毒的救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反化学恐怖医疗手册》第218页(2182字)

二硫化碳(CS2)为无色透明而有挥发性的液体,是硫、磷、碘、树脂、油脂、橡胶等的溶剂。二硫化碳对金属和木质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二硫化碳由硫的蒸气与燃烧的炭作用制得,故在制造过程中,也可有大量二硫化碳蒸气逸出,意外事故若防护不当也可发生中毒。

一、毒理

二硫化碳主要以蒸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进入机体后由血液运送全身(经呼吸道进入者,80%以上在15分钟内即进入血循环)。进入量的50%左右以原形经呼吸道排出,少量以原形随尿排出,部分在肝、肾及脑内蓄积。已经吸收入组织的二硫化碳,有5%~10%仍可以游离形式经呼吸道排出,大部分(80%~90%)经解毒后以无机硫酸盐及其他硫化物形式随尿排出,可能有极少部分随汗液排出体外。

二硫化碳为神经毒物,对神经组织有极强的亲和力。有人认为二硫化碳可溶于类脂质中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对神经系统发生毒害作用。急性中毒时,二硫化碳选择性地损害中枢及周围神经,特别是脑干和小脑,由于急性血管痉挛,致使脑内重要生命结构丧失功能或发生障碍。也有人认为二硫化碳是一种广泛性的酶抑制剂和细胞毒。当进入血液后,与氨基酸起作用,产生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及噻唑烷酮,此两种产物可与微量金属离子(如铜、钴、镁、铁、锰等)形成络合物,从而使许多酶系统或辅酶,如碳酸酐酶(含锌离子)、氧化酶(含铜离子)、维生素B12(含钴离子)等受到影响,以致破坏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病理变化可见脑实质退行性变性及血管明显病变和出血。大脑皮质细胞、小脑和延脑细胞、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周围神经干均有病理改变。

空气中二硫化碳浓度达6000~10000mg/m3时,半小时后即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出现躁狂症样兴奋激动,以至昏迷。浓度为1000mg/m3时,经数小时可引起神经炎、视力障碍与精神症状。

二、临床表现

(1)轻度中毒:有酒醉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记忆力减退、感觉迟钝。

(2)中度中毒:有欣快感、头晕、头痛、失眠或嗜睡、共济失调、恶心、呕吐,有时出现癔病样抽搐。也可有精神症状,出现兴奋多语、喜怒不定、易激动而又极易疲劳、动作增多、思维奔逸、夸大、情绪高涨等;有的于兴奋激动的同时,出现哭泣、懒散、思维贫乏、多疑妄想、言语思维不协调、感觉综合障碍等精神分裂症的表现。也可发生截瘫或视力障碍、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及视网膜病变等。

(3)重度中毒:出现急性中毒性脑病。患者谵妄、躁动兴奋,有突然动作或大声怪叫,有时突然抑郁或进入无意识状态,有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一切反射受抑制,瞳孔对光反应消失,体温下降,最后可发生呼吸衰竭。部分病例可发生肝、肾损害,但一般不甚严重。急性中毒后,在一定时期内可遗留头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症状,部分患者可遗留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变化或末梢神经炎。当身体情况变化或重新接触二硫化碳时,随时有引起精神症状复发的可能。

三、诊断

(1)发生意外事故并有接触史。

(2)以中毒性精神病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点。

(3)尿中可查出二硫化碳。

四、预防

(1)加强安全措施,事故现场安装有效的通风排气设备。

(2)进入高浓度危险地带操作,必须戴防毒面具。

(3)救护时,穿戴塑料手套及防护衣服,防止皮肤接触。

五、治疗

(1)吸入中毒者,立即将其移至新鲜空气处,吸氧或行人工呼吸并应用呼吸兴奋剂。

(2)误服中毒者,立即催吐或洗胃及导泻。

(3)如发生脑水肿时,应按脑水肿处理原则积极处理。

(4)对躁狂兴奋者可给予安定、苯巴比妥钠等治疗。

(5)给于γ-氨酪酸、能量合剂、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及高压氧治疗。

(6)对视神经炎等眼科征象,按眼科处理原则积极处理,如视神经炎可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氢化可的松等治疗,并可行针刺疗法,取穴上睛明、曲池、球后、风池、太阳外关、合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