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菊菌核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35页(449字)

【症状】 发病有两种形式。一种从茎基开始,发生褐色水渍状病斑,并以菌丝向主茎扩展蔓延,病叶萎垂贴地。另一种从植株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发展。病斑扩展为环绕茎秆的环状斑,植株因之枯萎(图6-17)。

图6-17 雏菊菌核病

1.菌核部表面 2.植株症状

【病原】 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发病规律】 天气潮湿,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菌丝层,并形成大量豆粒状的菌核。遗留田园的菌核越夏后,遇秋雨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内散出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遇寄主破损处或衰老部位,即发芽侵入。

【防治方法】 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栽植不可过密,注意通风透光。种子消毒后再播种。发病初即喷95%代森锰锌600倍液或25%瑞毒霉1000倍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