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天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311页(959字)

【学名】 Apriona germari Hope。

【别名】 桑褐天

【分布与为害】 桑天牛分布在河北、黑江、湖南、四川、安徽、河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地。寄主有桑、樱花、柑橘、海棠、紫荆、女贞、紫薇、菊花、樱桃、柳等。成虫食新枝嫩皮补充营养,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到心髓,每隔一定距离,向外咬1排泄孔,致使植株长势衰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50毫米。雄虫体略小,黑褐色,密被黄褐色绒毛。头下口式。头部中央具1纵沟。前胸背板有横皱纹,两侧中间各有1刺突。翅鞘基部密生黑色颗粒状小突起。触角雌虫比体长1节,雄虫比体长3节(图7-23)。卵为长椭圆形,乳白色,长6毫米。老熟幼虫体长50~70毫米,乳白色,圆筒形。前胸背板前端为黄褐色的“凸”字形,其中有1“小”字形凹陷纹,后端有褐色疣状小突起,向前呈放射状。蛹纺锤形,长50毫米,淡黄至黄褐色。

图7-23 桑天牛成虫

【生活习性】 在上海2~3年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度过2个冬天。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产卵,7月5日产卵高峰,7月下旬幼虫孵化,8月上旬孵化高峰,9月上旬开始蛀入木质部。

成虫寿命长达2~3个月。羽化初需补充营养而啮食嫩皮。每头雌虫产卵100多粒。卵多产于直径10~25毫米的枝上及一年生枝条分叉处上方。产卵时先咬一“V”字形伤痕,再产卵1粒。卵期约10多天。孵化后在枝条上方可见一似长方形孔口,虫体在孔口处向下蛀食,成垂直隧道,每隔一定距离即向外咬一圆孔排泄木屑、粪便。化蛹前幼虫再向上蛀食。蛹历期20天。

【防治方法】 越冬前、后往蛀孔内插入毒棒、1孔插1枝毒杀幼虫。幼虫孵化盛末期,约8月上、中旬,喷25%园科3号200倍液,或氧化乐果1000倍液。于幼虫盛孵期(8月上旬)放肿腿蜂1~3管(每管30头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