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并盾蚧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第542页(997字)
【学名】 Pinnaspis huxi Bouche。
【分布与为害】 分布浙江、福建、上海、陕西、辽宁、广东等地。寄主有杜鹃、大叶黄杨、棕竹、牡丹等。成虫和若虫寄生牡丹叶面主脉两侧吸汁为害,致使植株生长不良。
【形态特征】 雌介壳长梨形,长约1.5毫米,扁平。壳点偏于一端。虫体呈细长纺锤形,长1毫米,宽0.3毫米,老熟虫体后胸及第一至三腹节两侧呈锥状突起。触角1毛。前气门腺5~6个,后气门腺3个,阴腺5群。臀叶2对,发达。肛门近于板中或稍前。体背的肛前疤全缺。
雄介壳长形,长为1.4毫米,白色溶蜡状,背面有3条纵脊。虫体有翅1对,触角丝状,腹末有短针状生殖刺(图9-101)。卵黄色,长卵圆形。1龄若虫壳点在介壳一端,向外突出,呈黄褐色。3龄介壳淡褐色或深褐色。
图9-101 黄杨并盾蚧
【生活习性】 1年发生2~3代。以受精雌虫或幼龄若虫在叶片上过冬。次年春受精雌虫产数十粒卵于介壳下,卵孵化后,初孵若虫在叶片上作短期爬动,约经1天左右,固定部位吸汁为害,并逐渐形成介壳。雌若虫共3龄,雄若虫2龄。雄若虫老熟后,在介壳下化蛹。蛹发育完成后于7~8月羽化为雄虫,再与雌成虫交尾。第2代成虫于10月出现。
【防治方法】
(1)结合整形,剪去有虫枝叶,并烧毁。
(2)人工防治。可用竹片刮或刷叶上介壳虫。
(3)药剂防治。孵化盛期喷氧化乐果或杀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倍液。连续2~3次。
(4)冬季喷1次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
杜鹃上的病虫害除前述外,尚有红带网纹蓟马、梨网蝽、肾毒蛾、大造桥虫、东方毒蛾、梨剑纹夜蛾、棉蚜、大青叶蝉、广菲盾蚧、稻绿蝽、卵形短须螨等。请参考本书其它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