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97页(1055字)

【生卒】:1632-1704

【介绍】:

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出生于林格通,1652年入津大学基督教学院,1658年获硕士学位。1657年起开始从事医学和实验科学研究,结交了波义耳等着名科学家,1660年留校任教。1668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由于他曾医好后来被封为沙甫兹伯利伯爵的阿希莱的痼疾得到赏识,而步入政界。阿希莱是当时有名望的政治活动家,领导议会中反对派与王党势力进行反复斗争。1681年阿希莱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捕,洛克也被迫流亡荷兰。此间写出了《关于教育的一些意见》、《论宗教宽容的信》、《人类理智论》。1688年11月英国发生“光荣革命”,使他结束了6年流亡生涯于1689年回国。先后担任上诉法院专员、贸易和殖民复兴委员会专员等职,并又出版了《政府论》等着作。

洛克认为传统哲学在用理智从事哲学研究时,往往不考察理智本身的能力,便妄谈天赋观念。他主张把对人类理智本身性质和能力的考察作为哲学研究的第一步,以“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度和范围,以及信仰的、意见的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于是对知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作了系统论证。他倡导白板说,系统地批判了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生之初,心灵犹如白板,知识归根到底来源于经验。他进而把经验分为两种,即对外物的感觉和对内心作用的反省,而作为一切感觉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源泉的外部物体的性质有两种: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的感觉与产生它的物体性质相似;第二性质在我们心中产生的各种不同的感觉,与产生它们的物体的性质完全不相似。由不同性质的经验产生的感觉和反省而来的观念有简单与复杂之分,一切崇高的思想都来自经验的简单观念。他把观念当作人心进行思维和推理的直接对象,而把知识说成是观念间是否一致的知觉,并把知识分为直观的、证明的和感性的三类。在知识范围上,他认为理智在实体方面不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永远达不到科学的程度。

洛克作为光荣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宗教观上他一贯主张宗教宽容,反对宗教狂热,主张政教分离。政治上他主张保护公民自然权利,反对君权神授,论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合理性。他认为人们建立政府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人民享有自然权利,政府侵犯人民的自然权利,人民就有权反对,为了防止专制制度,他倡导立法权、执行权、对外权三权分立,因此,他被公认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