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主治规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120页(1025字)
腧穴主治既有近部作用,还有远部作用,以至整体作用。特定穴则各有其特定的主治范围。
1.近部主治作用 腧穴的近部主治作用可以根据腧穴的所在部位来掌握其要领。如分布在眼区的穴位可以治疗眼病;分布颈项部腧穴,可以治疗颈、项、咽喉等局部病变;分布足部的穴位治疗足部病症等。分布在躯干部的穴位,能治疗其相应部位内脏的病症。从大范围说,胸部属于上焦,主肺、心(呼吸、循环)方面病症;上腹部属于中焦,主肝、胆、脾、胃(消化)方面病症;下腹部属于下焦,主肾、肠、膀胱(生殖、泌尿)方面病症。
2.远部主治作用 具远部主治作用的腧穴,主要指分布在四肢部肘膝以下的腧穴。手三阴经都联系胸部,可主治胸部脏腑病症;手三阳经都联系头身部,可主治头和五官病症;足三阳经都联系头身部,主治头身的前、侧、后部病症;足三阴经都联系腹部,主治腹部脏腑病症。见表3-12。
表3-12 四肢部经穴分经主治表
头面躯干部腧穴也能对四肢部病症起主治作用。“头为诸阳之会”,头穴包括耳穴对肢体疾病有较大的治疗影响。头部穴可以治疗对侧肢体瘫痪。督脉督率诸阳,督脉穴,包括两旁夹脊等穴对肢体病症都有重要影响。如大椎以上的颈部穴治疗上肢病,命门以下的腰部穴治疗下肢病等。
3.整体主治作用 有些腧穴,由于它们所在位置和所属经脉的特殊,其主治作用可以超出本经范围,而影响到整体。如任脉的气海、关元等穴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逆的作用。督脉的百会、大椎等穴有升阳益气的功能,人中、会阴穴都能起沟通阴阳、急救昏厥的作用。足三里穴不但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卫、免疫反应方面都具有作用。
4.特殊作用 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心动过速时,针刺内关能减慢心率,心动过缓时,针刺内关又可使之恢复正常。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性,如合谷具有全身性的镇痛作用,但以颈、背部最为显着;又如大椎退热,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治疗作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