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70页(1470字)
因病从脚起故而命名为脚气。古人亦有称之为蹶,或缓风,因其病症为两脚软弱无力,所以后世又有脚弱、软脚病之称。又因症状不同有不同的命名,足肿者称湿脚气,不肿者称干脚气,气促胸闷者称脚气冲心。维生素B1缺乏症、多发性神经炎及营养不良等与本病相关。
【发病因素】
(1)饮食所伤 米食过精,肥甘过度,酒醴无节,损伤脾胃,湿浊内留,下注足胫,发为此疾。
(2)湿邪袭虚 足涉水湿,或坐卧湿地,或作客异乡,不服水土,致风水湿毒袭于肌肤、壅塞经络而致病。若湿毒久留不去,上攻心胃,则成喘满呕恶诸症。
【辨证分型】
(1)湿脚气 两下肢软弱无力,顽麻痠重,足胫肿大,舌苔白腻,脉濡缓。
(2)干脚气 两下肢日渐瘦削,冷麻痠重日加,肌肤甲错,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3)脚气冲心 无论干湿脚气,若突然出现心悸气短,呕吐不食,神志恍惚,鼻煽唇紫者,为脚气冲心。
【治疗】
治则:湿脚气宜健脾利湿,和营通络;干脚气宜滋阴润燥,宣通经络;脚气冲心宜益肾纳气,和胃降逆。
1.体针 取穴:(1)湿脚气:公孙、商丘、血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2)干脚气:太溪、太冲、绝骨、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3)脚气冲心:肾俞、关元、中脘、足三里、膻中、天突。方法:上述三型均用捻转补泻,留针30分钟,隔日或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2.水针 取穴: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方法:用维生素B1,每穴1毫升,每日1次。
3.耳针 取穴:神门、脾、肝、皮质下、缘中、髋、膝、踝。方法:每次辨证选取4-6穴,针刺后留针30分钟,隔日1次。
【古代文献选录】
《医心方》卷八:“脚气灸法:若上下遍发,不知的处者,宜灸上廉、下廉、条口、三里,各灸一二处,以通泄之。”
《玉龙经·针灸歌》:“脚气三里及风市。”
《神应经·手足腰腋部》:“脚气:肩井、膝眼、风市、三里、承山、太冲、丘墟、行间。”
《针灸大全·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脚气痠疼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针灸聚英·杂病》:“脚气:针公孙、冲阳,灸足三里。”
《针灸大成·玉龙歌》:“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备注】
针灸治疗脚气时,最好配合药物,以提高疗效。当脚气冲心发作时,一定要中西医结合治疗。平时应多吃粗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