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国针灸手册

改善放射反应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国针灸手册》第574页(935字)

放射反应是指在放射治疗肿瘤过程中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头晕、乏力、胃肠、直肠、膀胱、口腔咽喉反应及脱发、皮肤溃疡等,不仅患者痛苦,严重者还可影响治疗计划。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放射反应中取得一定的进展。

(1)骨髓抑制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绝骨、血海、膈俞;配穴:太冲、太溪。方法:行多补少泻手法,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6次为一疗程。

也可采用温针和艾炷隔姜灸的方法。温针时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为主,每次30分钟;艾炷隔姜灸大椎、双侧脾俞、膈俞、胃俞、肾俞,每穴3壮,每日1次。

(2)胃肠反应 取穴:内关、曲池、足三里;配穴:中脘、天枢、三阴交。方法:以提插捻转为主,留针15-30分钟,在放疗开始时同时进行,隔日1次。

也可单纯应用压耳穴法,取肾上腺、神门、脑点、胃,贴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4-5次,每次每穴1分钟,3日后按另一耳。

(3)全身反应 取穴:内关、百会、头维、神门、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等穴。方法:以提插捻转为主,留针15-30分钟,在放疗开始时同时进行,隔日1次。

也可采用耳穴贴压,取肾上腺、肾、脾等,贴王不留行籽,每日按压3-4次。

(4)尿急、尿频、血尿 取穴:中极、三阴交、膀胱俞、交信,每次2-4穴。方法:采用平补平泻法,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

(5)皮肤溃疡剧痛 取穴:合谷、曲池、阳陵泉、足三里,每次2-4穴。方法:施平补平泻法,中等强度刺激,留针20分钟。另可加用王不留行籽贴敷耳穴之肺点,嘱患者自行按压,每周贴敷2次。

众多研究表明,针灸对放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但在治疗时应注意治疗时机,以预防为主。

上一篇:恶性肿瘤 下一篇:中国针灸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