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盐矿床在时间上的分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盐工业手册》第588页(2287字)
(一)世界主要成盐时代
就世界范围而言,从前寒武纪起至近代,均有石盐沉积。但沉积的强度和广度,则因各个地质时期和各个地区的成盐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第四纪盐湖除南极大陆外,各大洲都有盐湖分布;第三纪盐矿广布欧亚大陆和北非;白垩纪是南美洲石盐沉积最多的地质时期;侏罗纪石盐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海湾地区;三迭纪是欧洲和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沉积强度最大的三迭纪石盐和钾盐同时出现于北美和欧洲;石炭纪石盐几乎只见于北美;泥盆纪石盐发育于前苏联和北美;志留纪石盐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北部;在奥陶纪,除石膏和硬石膏外,迄今尚未发现比较富厚的石盐矿床;寒武纪石盐以前苏联的西伯利亚最多,其中以下寒武世为主要成盐期,石盐矿体中有钾石盐和光卤石产出。巴基斯坦的盐山和伊朗南部的巨厚层石盐和盐丘,也被认为是早寒武世的产物。
(二)我国主要成盐时代
我国自晚元古代以来至第四纪,每个地质时代都有各种盐类矿产形成(表3-1-10),只是各地质时代盐类沉积发展的阶段不同,成盐强度不同和分布广度不同。
表3-1-10 中国成盐时代简表
袁见齐教授曾指出:“中国的成盐时代与全世界的成盐时代不一致”,“是由于中国地质发育史的特点,使这里的古气候、古地理条件决定了这个地区自己的成盐时代”。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我国石盐矿床主要成盐时代为震旦纪、三迭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其次,中奥陶纪、下二迭世、侏罗纪和第四纪也见石盐矿床形成。
1.震旦纪 目前全世界唯一已知的成盐最早的时代。
震旦纪晚期,海水侵入我国上扬子盆地,形成了广阔的浅海区,局部呈半封闭状态,当时气候干旱,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次一级的长宁凹陷灯影组中沉积了规模巨大的海相石盐矿床。
2.奥陶纪 海侵广泛,气候干旱,在华北“准地台”上形成若干次一级凹陷,沉积了大面积分布的石膏矿床。其中临汾凹陷的山西临汾县大王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三段和陕西延长县胡家村中奥陶统峰峰组沉积了海相薄层石盐。
3.石炭纪 气候温湿,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有膏盐沉积。宁夏中卫县云台山下石炭系奥牛沟组,已见一定层位的石盐假晶及次生石盐,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有石盐矿床和地下卤水。
4.二迭纪 北美和欧洲主要成盐时期,在我国则为成煤时期。仅新疆皮山赋存下二迭世的地下卤水。安徽北部见有石羔层。
5.三迭纪 早、中三迭世气候干旱,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在上扬子盆地许多封闭条件较好的次一级凹陷中,沉积了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规模巨大的海相石盐矿床。局部凹陷还有杂卤石等钾镁盐矿床。各凹陷内大多赋存矿化度高,富含钾、溴、碘、硼、锂等稀散元素的地下卤水矿床(黄、黑卤水)。
西藏芒康盐井地区的上三迭统甲丕拉组含盐段广泛出露盐泉,该地区利用盐泉“汲卤熬盐”已有数百年历史。
6.侏罗纪 原仅局部地区(如滇西、滇南和西藏甲桑卡地区)见有零星分布的早、中侏罗世盐泉。本世纪80年代初,已在云南安宁、富民、禄劝等县已发现中、上侏罗世的钙芒硝-石盐矿床。
7.白垩-第三纪 气候以干燥为主。由于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在我国形成了众多断陷盆地,沉积了许多陆相石盐矿床及少数海陆交替相和海相石盐矿床。因此,白垩-第三纪是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并具有以下特点:
(1)成盐时间长 从上白垩世至上第三纪中新世均有盐矿形成。
(2)成盐区域广 已知有冀、鲁、豫、皖、苏、赣、鄂、湘、粤、甘、宁、新、青、滇藏等15省(区)有白垩-第三纪的石盐和地下卤水矿床分布。
(3)矿床数目多 已知白垩-第三纪的石盐矿床80余个,占全国已知石盐矿床数的80%以上。
(4)盐层厚度和层数相差悬殊 总的趋向是,石盐单层厚度大者(数十至数百米)层数少(1~3层);石盐单层厚度小者(数十厘米至数米)层数多(500~600层)。累计厚度小者数十厘米(如天水盐矿),大者达数百米,最厚达1300m(潜江盐矿)。
(5)矿石品位贫富悬殊 矿石品位低者含NaCl 25~30%,品位高者含NaCl达80~95%。
(6)矿床规模不等 已初步查明的NaCl储量,小者1000余万吨,大者数千亿吨。
8.第四纪 也为我国主要成盐时期之一。以形成众多的盐湖矿床为特点。有次生淋滤沉积石盐矿床和滨海地下卤水矿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