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61页(1332字)
血小板(platelet,thrombocyte)是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megakaryocyte)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图5-4)。巨核细胞数量很少,但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1000~6000个血小板。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为(100~300)×109/L。
(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
血小板的功能与它的生理特性主要有黏附、聚集、释放、收缩等。这些特性与血小板的止血、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当这些特性失常时,血小板的功能将发生紊乱。
1.黏附(thrombocyte adhesion) 当血管损伤暴露内膜下的胶原组织时,血小板黏着在胶原组织上,这种现象称为血小板的黏附。这是血小板发挥作用的开始步骤。
2.聚集(thrombocyte aggregation) 血小板彼此互相黏着在一起的过程称为血小板的聚集。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素统称为致聚剂。生理性致聚剂主要有ADP、肾上腺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组胺、胶原、凝血酶等;病理性致聚剂有细菌、病毒、免疫复合物、药物等。血小板聚集可分为两个时相:第一时相发生迅速,聚集后还可解聚,称为可逆聚集;第二时相发生较缓慢,一旦发生后,不能再解聚,故称为不可逆聚集。
3.释放 是指血小板在受到刺激时将其颗粒中贮存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出来。这些物质包括ADP、5-HT、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和血小板因子等。
4.吸附 血小板能吸附血液中的许多凝血因子,使这些凝血因子迅速启动。
5.收缩 血小板中含有收缩蛋白。收缩蛋白收缩,挤压出血清,使血凝块回缩,成为坚实的止血栓子。
(二)血小板的功能
1.促进止血 血管损伤破裂会引起出血。血液从血管流出到出血停止的过程称为生理止血,这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正常为1~3分钟。在止血过程中血小板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通过黏附和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可以阻塞血管创口;另一方面血小板通过释放5-HT和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起到止血的作用。
2.参与凝血 血小板通过释放的血小板因子和吸附作用以及收缩功能参与凝血。
3.修复毛细血管 血小板能沉积到血管壁上,填补细胞损伤产生的裂隙,维持毛细血管内皮的完整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凝血和止血功能发生障碍,易引起出血,使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甚至大块淤血斑,称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