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黏液瘤病
书籍:门诊兽医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54页(693字)
(一)诊断要点
1.由黏液瘤病毒引起,自然条件下仅侵害家兔和野兔,蚊虫大量孳生季节发病较多。
2.多数病例在发病后5~7d眼睑水肿、下垂,肛门、生殖器、口和鼻孔周围发炎、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的黏液性水肿,头部呈“狮子头”特征。在第9~10d皮肤出血和死前惊厥。少数活到10d以上的兔则出现脓性眼结膜炎和耳根部水肿等症状。最急性的严重病例呈现耳聋,体温升高至42℃,眼睑水肿,48h死亡,死前大脑抑制。
3.最突出的病变是皮肤肿瘤和皮肤以及皮下显着水肿,特别是颜面部和天然孔周围的水肿。皮肤充血、出血、肿胀或呈结节状、肿块状,肿胀部皮下呈淡黄色胶样水肿,也可见充血、出血。胃肠道浆膜下、心内外膜下出血。脾与淋巴结肿大、出血等。
4.应与兔病毒性出血症、兔痘进行鉴别。
(二)防治
1.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兔群一旦发生此病,应坚决采取捕杀、消毒、烧毁等措施,对假定健康群,立即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对污染场所可用2%~5%福尔马林彻底消毒。
2.严禁从有黏液瘤病发生和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引进兔和兔产品;从国外引进兔或兔产品要严格检疫。在流行本病的国家和地区,可采取免疫接种、控制传播媒介等措施来预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