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螟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155页(2237字)
大螟[Sesamia in ferens(Walker)]又称蛀茎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南方稻区都有分布,沿海及沿江部分稻区发生较为严重。为害水稻造成枯心苗、白穗、枯孕穗和虫伤株。
1 预测依据
1.1 虫源条件
越冬场所不同,越冬代发生期有显着差异。以在稻桩直接化蛹的发生最早,在春花植物上化蛹的发生最迟。由于越冬场所多,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有迟早,因而各代发生很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大螟抗逆能力强,死亡率低。成虫有在田边产卵的习性,所以近田埂2m内的稻株,虫口密度特别高。第一代蛾在早发的情况下,由于稻苗尚小,大多数产卵在田边杂草上,孵化后再迁到稻田的边行稻株上为害。
1.2 水稻栽培制度
春花作物面积扩大,增加了越冬虫源面积;迟熟早稻面积扩大,提高了二代大螟的有效转化率。大螟喜产卵于秆高、茎粗、叶阔、色浓绿、中鞘抱合不紧的水稻上。所以,杂交稻和早播、早插的稻田往往受害较重。大螟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大麦、小麦、玉米、油菜、甘蔗、粟、高粱、茭白等作物,以及芦苇、稗等杂草。因此,大面积种植玉米、甘蔗、高粱、茭白等作物附近的稻田,大螟发生较重。
1.3 气候
温度与各虫态历期密切相关。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3.35±2.61℃,有效积温为286℃;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34±1.4℃,有效积温为153.11℃。温度28℃以上时,幼虫和蛹的历期有所增长。由于温度与虫态历期有关,因此,同一地区年度之间各代大螟的发生期和为害程度不同。一般3~4月温度回升早,第一代发生期也就早,反之则迟。
2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调查
越冬后及各发生世代在化蛹始盛期前后调查1次。越冬后调查,选有代表性的冬闲田、春作物田及绿肥田等各2~3块,采用跳跃式多点取样法,每块田挖取稻桩100~200丛,对麦田和油菜等作物需增加对为害株虫量的调查,计算冬后虫口密度。同时,剥查稻桩或植株中的活虫数(剥查的活虫数在30条以上),分别记载不同龄别幼虫、蛹和蛹壳数,计算虫口密度。结果记入表4-63。
表4-63 水稻大螟虫口密度与发育进度调查表
发生代调查,应选择当地各代大螟为害程度不同的稻田各2~3块,先巡视全田大螟的为害情况,划定集中为害区和一般为害区的范围,然后分别在集中为害区和一般为害区内进行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200丛,调查变色叶鞘、枯心、虫伤株和白穗,拔取被害株,剥查大螟虫数(剥查的活虫数在30头以上),分别记载不同龄别幼虫、蛹和蛹壳数,计算虫口密度。结果记入表4-63。
2.2 螟害调查
在各代大螟为害定局后各调查1次,与发生代虫口密度调查结合进行。根据当地稻作类型、品种、插秧期或螟害轻重划分类型田。每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田2块,采取平行跳跃式取样或双行直线连续取样200丛,为害轻的取样数量增加。调查被害丛、株数,另查20丛水稻分蘖数或有效穗,计算螟害率。调查与计算结果记入表4-64。
表4-64 大螟为害率调查表
2.3 成虫消长调查
2.3.1 诱测时间 从越冬代化蛹始盛期后1周开始,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1周止。每天傍晚开灯,翌日早晨关灯。
2.3.2 诱测方法 用200W白炽灯或用20W的黑光灯(波长3600nm),灯高(灯泡或灯管距地面)1.5m左右,进行诱测。将诱集物分日存放,并定期取回,置于室内区别种类,清点虫数。观测结果记入表4-65。
表4-65 水稻大螟灯下诱测记载表
3 预测方法
根据大螟越冬后和各代防治后的残留虫口密度、幼虫和蛹发育进度、水稻栽插进度、生育状况、气候、天敌等因子,参考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发生期、发生量的预报。
3.1 发生期预测
可采用虫态历期预测法和期距预测法。
3.2 发生量预测
一般可根据虫口密度、死亡率、成虫产卵量、幼虫为害等参数,以及苗情、天气状况和天敌情况,参考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各类型田的发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