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赤斑黑沫蝉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162页(1212字)
稻赤斑沫蝉(Calliettix versicolor Fabricius)又名稻赤斑黑沫蝉、赤斑泡沫蝉、稻沫蝉、赤斑沫蝉,俗称泡沫虫、泡泡虫、活蚊子、冒火虫、花腰秆等,属同翅目、沫蝉科,广胸沫蝉亚科。主要为害水稻,其次是玉米、高粱、甘蔗、黄豆、茭白、花生等作物及杂草如空心莲子草、马唐、加拿大蓬、田边菊等。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1.1 卵期调查
1.1.1 调查时间 4月下旬左右(即稻赤斑黑沫蝉卵孵化前)调查1次越冬卵量。
1.1.2 调查场所 选择不同环境(稻田附近旱地、田坎的作物,杂草根际或土壤裂缝中)的产卵场所各1处。
1.1.3 调查方法 随机取样,各产卵场所调查面积不得少于1m2,如果虫量较少,适当增加调查面积,调查结果记入表4-74。
表4-74 稻赤斑黑沫蝉越冬卵量调查记载表
1.2 若虫期调查
1.2.1 调查时间 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调查1次。
1.2.2 调查场所 选择有代表性的稻田5~10块。
1.2.3 调查方法 当高龄幼虫沿寄主植物茎秆上爬至下部叶片的背面,吐白色泡沫包围全身,居于泡沫内吸吮叶片汁液时,在稻田附近的田埂作物和杂草寄主上,随机取5点,每点调查1m2,调查若虫密度。结果记入表4-75。
表4-75 稻赤斑黑沫蝉若虫密度调查记载表
1.3 成虫期调查
1.3.1 调查时间 6月中旬至7月中旬,自成虫始见起,每5天调查1次。
1.3.2 调查田块 选择有代表性的早、中、迟栽类型田各3块。
1.3.3 调查方法 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块田取5~10个点,每点查1m2,调查成虫虫口密度。结果记入表4-76。
表4-76 稻赤斑黑沫蝉成虫密度调查记载表
2 预测预报
根据田间虫情调查,结合气象资料,参考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发生程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