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测报调查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第198页(2740字)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原菌为Gaeumannomyces gramims(Sacc.)Arx et Olivier,属子囊菌亚门顶囊壳属;异名为Ophiobolus graminis Sacc.。目前已在山东、江苏、河北、河南、云南、四川、陕西、辽宁等16个省、自治区发生。除主要为害小麦、大麦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旱稻和一些禾本科杂草。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灌浆成熟期病株症状最为明显。小麦根部和茎基部变灰黑色,须根切断后可见根组织内部(根轴)也呈黑色。湿度大的麦田,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色菌丝体和串生的菌丝结(黑脚)。重病株地上部明显矮化,引起植株成簇或点片状大片枯死,形成白穗。黑脚、白穗是区别于其他根病的典型症状。

1 主要影响因子

1.1 菌源基数

新病区菌源主要来自外地调入小麦种子中混杂的病残组织。病区小麦连年种植和一年两熟小麦与玉米复种,有利土壤中菌源量积累,往往是菌源量越来越多,使发病逐年加重。

1.2 气候条件

小麦全蚀病菌发育适温为15~24℃,侵入麦苗的适宜温度为12~16℃。70%~80%的空气与土壤湿度最适于病菌在土壤中的发育。据山东省菏泽市历史资料分析,小麦秋苗期(10~11月)和早春(3~4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全蚀病发生重。

1.3 农业措施

小麦连作地发生重,轮作可以减轻发病;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时间越长,发病越重;土壤有机质少、缺肥地块病重。

小麦全蚀病具有自然衰退现象。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全蚀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是由轻到重,尔后下降,直至控制为害。其消长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病害上升、为害高峰、病害下降、控制为害四个阶段。

2 调查项目和方法

分别在小麦苗期、乳熟期各普查1次。

2.1 苗期调查

以摸清病害的发病基数。

2.1.1 调查时间 在小麦播种后1个月左右调查发病情况(非越冬区和春麦区在春季开始发病时进行调查),同一地区每年的调查时间大致相同,以便逐年比较。

2.1.2 调查田块 依据小麦栽培区划和常年苗期发病情况选定若干代表性区域,在各代表性区域内选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品种、不同茬口、不同播期及不同施肥水平等类型田共10~15块进行调查。每块田面积不小于2×667m2

2.1.3 调查方法和记载项目 每块田按棋盘式取样,调查10点,每点10株(以每粒种子发芽后所有分蘖秆统算一株,下同),共100株。用铁锨将整株小心挖出来,必须使根系尽量保持完整,在水中清洗干净,在白色背景下估计根系发病情况,计算病株率,并统计病田率。

2.2 乳熟期调查

了解田间发病情况,确定当年发病程度,并作为秋播时的病情基数。

2.2.1 调查时间 在小麦灌浆后进行。

2.2.2 调查方法及记载项目 调查方法同苗期。另外,增加发病严重度和枯白穗率的调查,并计算病情指数。

发病严重度指植株根系发病变黑部分占整个根系的比率。按以下指标分级:

◆0级:无病;

◆1级:根系发病面积占总根系面积的5%;

◆2级:根系发病面积占总根系面积的5%~20%;

◆3级:根系发病面积占总根系面积的20%~40%;

◆4级:根系发病面积占总根系面积的40%~60%;

◆5级:根系发病面积占总根系面积超过60%。

3 预测预报方法

左右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菌源基数,土壤温、湿度等项指标,特别是与菌源基数关系最为密切;以秋播期的防治最为有效。因此,乳熟期的病情调查尤为重要。

根据菌源情况,结合温度、降水及土壤墒情等因素预测发生程度,决定播种期是否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可能情况下包括是否种植小麦、品种选择)等防治措施;生长期根据菌源基数、发病情况,结合温度、降水及土壤墒情等因素预测发生程度,以决定是否防治和防治次数。

4 测报调查参考资料

4.1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小麦全蚀病发生程度分为五级,以病情指数为指标依据,具体标准如下:

4.2 防治指标

病情指数为5。

注:

1.本方法主要依据《山东省小麦全蚀病测报调查方法》制定;

2.小麦全蚀病属不发生再侵染的病害,加上调查方法比较复杂,为方便可行,仅进行普查,不做系统调查;

3.发病较轻的地区可进一步简化,仅做乳熟期调查,以测定发生程度和决定秋播时的防治策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