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实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作物品种鉴定手册》第82页(1538字)

这里选赖省生等人利用荧光扫描法测定杂交水稻及其三系种子的实例介绍如下,供参考。

1.激发光波长的确定 取剥壳后的米粒,以米粒腹部朝上的方式放于槽具的槽中,然后将槽具放入薄层色谱扫描仪的测试箱内,调节好位置,使激发光源对准米粒腹部某点不动。开启仪器’选择合适的发射波长与狭逢宽度,使之固定不变,然后令激发单色器进行扫描,可得激发光谱。

实验时,先将激发光源对准米粒腹部能产生荧光的地方。改变激发光波长进行扫描,得到如图8-1A所示的激发光谱。由于所用槽具是用涂黑的有机玻璃板制成,它也可能产生荧光,因此,也测量了槽具的激发光谱,如图8-1B所示。

图8-1 米粒和槽具的激发光谱

从图8-1可看到,在紫外区,米粒虽有吸收,但槽具也有吸收,则不能采用。最后选择了波长为540nm的光为激发光源。

2.发射光波长的确定 将米粒放入光路中后,调节狭逢,以波长为540nm的发射,交换发射单色器,得到发射光谱。

CS-910型薄层扫描仪测量荧光部分没有分光单色器,只有波长为540nm、550nm、660nm等几片干涉滤光片。因此,发射光波长的选择,只能在上述几片滤光片中选用,结果是采用550nm滤光片时荧光最强。

3.扫描 将安放米粒的槽具放入扫描仪的测试箱内,调整激发光波长为540nm,发射光波长为550nm,启动扫描器,让米粒以匀速通过光束记录下各处荧光强度,得到整个米粒的荧光强度扫描图(图8-2)。

图8-2 杂交水稻汕优2号及其亲本米粒的荧光强度扫描图

(赖省生,1985)

4.检出与鉴定 将杂交水稻种子剥壳后,按规定依次排列,在上述薄层色谱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得出米粒的荧光强度扫描图。将同该杂交水稻种子图形相同的米粒检出,从检出种子数与供检种子总数之比,求出检出纯度。

【参考文献】:

〔1〕颜启传编译(1987),美国品种纯度检验的实用方法,《种子》1987年第4期,第47-52页。

〔2〕(前苏)菲尔索娃(1956),种子检验和研究方法第196-198页,农业出版社。

〔3〕颜启传等译(1987),1985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农业出版社。

〔4〕张义君(1984),三个长豇豆品种种子的鉴别,《种子》杂志,1984年第3期;58-63。

〔5〕赖省生等(1985),荧光扫描法测定杂交水稻一代种子纯度的研究,《种子》杂志1985年第4期:32-35页。

〔6〕邓鸿德等(1988),水稻种子的荧光扫描研究,《杂交水稻》,1988年第1期,26-29页。

〔7〕中村俊一郎(1982),种子たょゐ种ぁゐぃは品种鉴别,农业ぉょび园芸,第57卷第5号,719-724;第6号:839-8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