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养鱼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538页(1030字)
工厂化养鱼如从养殖工艺来说,基本上多属于流水养鱼,而流水养鱼即指“在有流水交换的鱼池内,进行高密度养育的一种生产方式”。按水流的流动方式,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基本类型。
开放式流水养鱼,其水源进入鱼池排出后不再回收,因此耗水量较大,一般用于水源充沛的地区,其中又按水温的控制与否,分常温流水和温流水两种。
封闭式流水养鱼,又称为循环过滤式工厂化养鱼,是流水养鱼的一种高级形式,其中也根据水温的控制与否,分常温水过滤循环和温水过滤循环两种,但无论那种,其工艺的特点都在于池中排出的污水通过净化处理,再作为水源进入鱼池,因此整个养殖系统和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水量都要比开放式的少得多,这样就可以使用加热的方法来使池水保持恒温,这种养鱼方法基本工艺来自于水族馆,以后进一步应用于鱼类、贝类、虾类等的苗种培育和商品鱼生产。目前在欧洲发展尤快,如西德的“施特勒马蒂克”循环过滤养鱼装置,用水总体积为50m3,全年可生产12t虹鳟,每个养鱼池(3.5m×1.0m)养鲤的最高年产量可达500kg。近年如丹麦、日本、西德使用生物净化处理污水进行河鳗的养殖,其成鳗的产量,每年每平方米水面为100—249kg,一个年产300t成鳗的养殖车间,其水池总面积为2.3—4亩,而露天鱼池要达到这产量,至少需要鱼池104亩。在国内如上海水产研究所也有同类型的养殖实验设施。
目前从国内外情况来看,这种完全脱离了传统模式的生产方式,将现代化的有关科学技术综合运用在一起,使养鱼生产的全过程实现电气化、自动化、电脑化。对水体循环、水质监测、生物过滤、纯氧增氧、臭氧脱色、饵料投喂、死鱼收集、水体加温、污水处理、起捕分类、活鱼运输、应急发电等,实现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控制;在监测手段上,已从流量、水温、溶解氧、发展到pH、光照及至各种无机物、有机物的含量,控制范围也从过去的上下限,发展到任意要求,并对有关生态因子,使用记录仪器、定时或连续地进行监测和记录。
尽管工厂化养鱼具有现代化的科技设施,但管理技术较复杂,建立这种养鱼系统投资较大,生产成本也较高,因而开展工厂化养鱼时必须考虑到技术配套和经济效益。
(编者:汪锡钧 审者:沈宗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