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水产养殖手册

工厂化养鱼管理的基本内容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农业出版社《水产养殖手册》第546页(5543字)

建立循环过滤养系统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和系统的生产能力,达到高产低耗的养殖效果,因此,必须合理地使用设备,对鱼类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管理的基本内容如下:

1.滤池(或过滤器)中的生物膜培养及负荷的测定。

在新设置的养鱼系统内,起初,滤床上还没有滋长出具有一定氧化能力的微生物群体,即生物膜尚未形成,这时滤床没有氧化能力。开始养鱼以后,鱼体内排出的氨(NH3)和有机物逐渐在水中积累,好气性细菌开始大量滋生和繁殖,氧化能力才随之提高。因此要使滤床具有较大的氧化负荷,就必须予以培养,一般使用尿素和过磷酸钙,其N∶P=6∶1(尿素用量为10ppm),在水温为25℃时,培养10天左右即可成熟,如果追加一次,再经过3—5天时间,就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使用之前提早半个月,通过施肥先促使生物膜形成和成熟。

滤池负荷的测定:滤池负荷是指一个循环过滤养鱼系统所能承受的养鱼数量,又称滤池的负载量。滤池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密度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氧化能力也不可能无限地提高,因此在开始使用前,必须对系统(滤池)最大负荷进行测定。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都得通过直接测定来了解和确定该系统的最大负荷量,其方法就是:当生物膜成熟以后,继续增加容纳数量,并给予正常的投喂和最大的供氧量,每天测定水中NH3和NO2-量,直到NH3和NO2-开始发生积累,并在数日之内不见下降时为止,这时的容纳重量即为该系统的最大负荷量,也就是滤池的最大负荷。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小的系统,在规模较大的系统内,只有通过1—2年的实际饲养,不断测定和调整放养量,然后才能逐步确定系统的最大负荷。

2.流量的调节和计算 鱼池中的流量一般以每小时内的交换次数来表示,流量的大小关系到输入氧气的多少和排出或稀释污水的速度。鱼池中的流量,主要根据进水中的含氧量和有机氮量的多少来调节。进水中含氧量越高,氨氮含量越低,流量即可减小,相反就应该增大。不同鱼池中由于密度、品种、投饲的不同,流量要有所不同,不能平均分配。各池的流量可以通过计算、测定和观察来核定和调整。

(1)计算:一般可从耗氧量和排氮量来计算流量。

从耗氧量计算:在要求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可根据某一阶段内的鱼池容纳量以及所养品种在当时情况(水温、规格)下的耗氧率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再推算到流量。如一鱼池为16m2,水深1m,容纳鲤800kg,当时的耗氧率为0.3g/kg·h(25℃,体重0.25kg),每小时耗氧量=800×0.3=240g;进水含氧量为5mg/L(5g/t),如池水允许最低含氧量为3mg/L(3g/t),则每小时需要流量为240/5—3=120t,即该鱼池的水流交换量应不少于每小时7.5次。

从排氮量计算:一般每千克的淡水鱼,每小时的排氮量为4—21mg。以上述16m2的鱼池为例,饲养虹鳟500kg,其排氮量(指NH3—N,下同)为17mg/kg·h,如池水允许含氮量最高浓度不超过0.1mg/L,进水含氮量设为0.01mg/L时,鱼池内总排氮量为16000(L)×0.1mg/L=1600mg=1.6g,多余的氮必须在1h内稀释到0.1g/t,因此需要水量为==76.7t,交换次数就是76.7/16=4.8次。

这是最小交换量,因为不包括残余饲料分解的氮在内,因此实际上所需的流量应比计算值适当增大。

(2)测定:在一般情况下每隔1天在鱼池后半部和出水口采水样一次,分析其中的含氧量,如果在允许范围以内,说明流量适当,否则就应相应地调整,养殖温水性鱼类常规的池水含氧量最低指标为3mg/L。

(3)观察:通过观察鱼群的摄食状况,大致可以了解到水中的含氧量,并判断出流量是否适当。在含氧较高时,摄食旺盛,食欲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短,摄食量稳定,否则,说明流量不足,如果出现浮头的现象则更说明流量离需要相差甚大。

在掌握和调节流量的过程中,除按一定的依据外,在可能时,流量应适当地定得大些。

3.饲养鱼类的选择 循环过滤养鱼系统不同于常规水体,为了更有利于经营与管理,对饲养的种类必须进行选择。首先应选择能够摄食颗粒饲料的种类,常见的有鲤、草鱼、团头鲂、非鲫和青鱼等,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一般不适宜在这种系统中饲养。珍贵的优良品种如鳜、鲈、河鳗、鲶、虹鳟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合于在生产成本较高的封闭式养鱼系统内养殖。此外,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高产优质品种如白鲳、罗氏沼虾、非鲫等都可利用温水循环过滤系统来进行常年养殖。

4.饲料及投喂 在温水循环过滤系统中养鱼全靠商品饲料,因此对于饲料的性状和投喂方式都有一定的要求。

(1)饲料的性状:一般均使用颗粒饲料,并要求它在水中具有最小的散失率,如使用糊状饲料时,要求粘合性要好。

(2)饲料的投喂:循环流水养鱼池中没有含氧量的昼夜变化,因此从早到晚都可投喂,如非鲫等1天中可以投喂达8—16次。具体投喂次数应根据鱼类的品种及投喂方式来决定。

投喂数量,根据池中鱼的总重量,先确定投饲量占体重百分比的多少,再按此数量分次投喂,一般应掌握1天内的投喂量约为饱食量的70%左右,切忌过饱。

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成分、水温、水中含氧量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是投饲数量,决不应唯恐吃不饱、生长差而多投饲料。生长速度并不与摄食量成正比,只有投饲适当,才能保证鱼体正常生长。过多的投饲,既是浪费,又会增加净化系统的负担,影响水质,影响鱼的生长。

5.水质监护 在循环过滤养鱼系统中,必须制订水质指标和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常规监测和定期维护制度。

(1)常规水质分析:每隔1—2天进行滤池滤效、鱼池含氧、排水含氨等项目的测定。测定滤池进水口的含氧差(代表滤池生物耗氧量)和NH3、NO2-,了解滤池氧化的强度。滤池耗氧量大,证明氧化作用强烈;出水中总氨和NO2-不大于规定指标时,证明生物净化效果较好,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污水正常。此外,还应定期(每周或每半月)测定硫化氢(H2S)和总氮(N)含量。在测定上述项目的同时,还必须对水温、pH值以及有关系统中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好记录,以备分析和查用。

(2)制订水质指标:水质指标的制订,应根据系统的净化能力和设备潜力结合以下要求来考虑。鱼池中平均含氧量在5—8mg/L以上,出水口的水中含氧量不低于3mg/L(冷水性鱼类为5mg/L)。滤池出水中总氨含量不大于0.1mg/L,NO2-不大于0.01mg/L,鱼池排水中的总氨不大于1.5mg/L,NO2-不大于0.1mg/L。

(3)防止水质恶化的措施:当养鱼数量过多,水中有机物增加,就会超过滤池最大负荷。长期超负荷运转会使整个系统水质发生恶化,总氨和NO2-偏高,含氧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①增加补充水的交换量:一般每天补充和交换5—10%的新水,在已经发生轻微恶化时,应把补充水的交换量提高到20%以上。

②换水:补充大量的新鲜水,在1—2天以内用新鲜水逐渐取代整个系统中的全部污水。

③减少投饲量:有机物的大量增加,是造成水质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水质发生恶化时,必须适当地减少投饲的数量。

④进行化学处理:在沉淀池内使用混凝剂(如用明矾等),促使有机悬浮物的沉淀,并及时从池底清除这些沉淀物。

⑤减少系统中的养鱼数量:将一部分鱼转养他处或者提早出售。

(4)滤池的监护和管理:滤池在整个系统中就象人的肝、肾那样重要,对它的监护和管理应密切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测定滤池生物耗氧量和有机氮化物的转化效率,以判断滤池生物膜的活动是否正常,有机物的含量与氧化作用是否平衡。如耗氧量正常,出水中的总氨、NO2-含量低于或等于规定指标,说明滤化作用良好。耗氧量正常而出水中的总氨、NO2-含量持久性地升高,说明滤池已超过最大负荷,水质已开始恶化。此时必须检查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如滤床耗氧量突然下降(此时水中总氨、NO2-升高),就要查明是由于温度突然下降,还是由于使用了药物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临时性地降低投饲量,使滤床的微生物逐渐恢复,并提高其氧化能力。

②检查进水进入滤池前的含氧量是否达到或接近饱和,如果进水含氧不足就会影响到氧化能力,甚至会引起好气性细菌的大量死亡。

③检查沉淀池的沉淀效果,防止流量过大或发生故障及短路,使部分有机悬浮物带入滤池,造成滤池的堵塞。

④检查滤池进水槽中的水位,如逐渐升高,说明已开始堵塞,应及时进行反冲,促使沉淀物的排出,减少积集。

⑤检查除鱼池以外的其他水体中,是否有鱼逃入,尤其是沉淀池内,如果有鱼逃入,应该立即设法捕出,否则会干扰沉淀效果,影响滤池。

⑥捞除滤池中脱落、浮起和堆积的生物膜,防止它们在滤池中腐败。

⑦滤床堵塞的处理,滤床应定期进行反冲,以防堵塞,如已经发生堵塞,可加强反冲气的压力和气量,或者进行表面震动(使用震荡器或人工耙动)使堵塞松动,都无效时,将滤料全部翻出池外,进行彻底冲洗,但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在生产期中出现。

6。鱼病及其防治 在循环过滤系统中,一旦发生鱼病,往往立刻就能被发现,但由于水体在不断地循环,互相传染的速度亦较快。对于药物的使用,要特别慎重,因为整个循环系统的水体中除了鱼类以外,还有对于整个系统十分重要的生物滤池,所用防治鱼病的药物,如硫酸铜及抗生素等,对滤床中的微生物都有较大的毒害作用,在决定药物剂量时,必须考虑到这点。

(1)池内如发现鱼病,应该立即检查,如果是细菌性的,应立即停止循环,改用送气增氧;如果是寄生虫性的而尚不严重时,除了停止循环以外,应立即进行药物防治。

(2)池内如发现有传染性病害时,要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扩散,凡与该池最近曾接触过的工具要全部进行消毒。

(3)如果已经发现病原扩散时,就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消毒,一般可以用40%的甲醛液(福尔林)进行消毒,并使整个系统的水体达到30ppm的浓度,生物膜虽然暂时受到影响,但不久就会恢复正常。

(4)如果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可使用较大规模的药浴法,在原池内采用高浓度短时间的药液浸洗,使用过的药液随即用水泵抽出,在浸洗时由于停止流水,应该用增氧机在池内增氧或用压缩空气从池底送气。

(5)充分利用可控制水温的特点,根据病原体的习性,用升高水温的方法进行生态防治,有些寄生性病原体如小瓜虫病、水霉病等,一旦发生,可提高系统内的水温到25℃以上,2—3天内即可被抑制,已经滋长的虫体和菌丝也会被消除。

(6)对于封闭养鱼系统中的鱼病,特别要贯彻好防重于治的原则,要建立鱼病检疫制度。对外来的鱼种,要预先进行浸洗消毒,以防菌体及害虫被带入。在发病季节,可在饲料内添加抗生素等药物,由于每次的用量较低,对生物膜影响不会很大,同时由于经常给予低剂量的接触,也可提高滤床微生物的抗性。使用抗生素以四环素为好,使用剂量略低于一般防治的规定。

(7)繁殖用的亲鱼发生病害时,由于个体较大,数量较少,价值又比较高,应使用注射药物或体外涂抹消毒的方法,尽量不直接在池水中用药。

(编者:汪锡钧 审者:沈宗武)

上一篇:流水养殖 下一篇:水产养殖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