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期的管理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海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373页(6232字)
从分苗后到厚成收割前,是海上养成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在北方海区大约需要6、7个月的时间;在南方海区大约需要5个月的时间。
(一)养殖密度 生产实践表明,放养密度过大,藻体间相互遮光、阻流严重,不管是群体还是个体都得不到充足的光照,再加上其他条件得不到满足,结果个体和群体的生长潜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果放养密度过小,虽然光照条件和其他条件得到了改善,海带的个体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由于群体的株数少,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力。
到底多大的放养密度才算合适呢?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群体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个体稍受抑制。但对一个具体的海区来说,合理的放养密度要通过不同密度的试验才能获得。这是由于养殖海带的产量,不只是与密度有关,而且与所有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有关,这就要通过综合因子的实验才能得出结果。
海带养殖的密度主要是由苗数、苗距、绳距、筏距等来决定的。根据目前的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认为:一类海区每绳(净长2米)夹苗25~30株,666.7平方米放苗量1万~1.2万株;二类海区每绳夹苗30~40株,666.7平方米放苗量1.2万~1.6万株;三类海区每绳夹苗40株以上,666.7平方米放苗量1.6万株以上比较适宜。
(二)养成期水层的控制和调整
1.养成初期 根据海带幼小时不喜强光的习性,分苗后在一类海区可采取深挂。在北方海区初挂水层为80~120厘米;在南方一般海区初挂水层为60~80厘米,混水区为30~40厘米。在二、三类海区多采取密挂暂养,即在每行筏上临时多挂苗绳1~2倍,或在两行筏之间增设一行临时筏,待海带生长到一定大小再进行疏散。
密挂暂养不仅可以避免前期海带的生长受到强光抑制,同时还可以集中施肥、减少肥料的流失,对海带早期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2.养成中期
(1)调整水层 不论什么类型的养殖区,随着海带个体的增大,相互间的遮光,阻流等现象愈来愈严重,在深水层的海带生长会逐渐缓慢。因此,必须及时调整水层。在此期间,北方海区的水层一般控制在50~80厘米;南方一般控制在40~60厘米,混水区控制在20~30厘米。
(2)疏散苗绳 养成初期密挂暂养的苗绳,养到一定时间要进行疏散。适宜疏散的时间,比较统一的标准是海带长度达到120厘米左右,平直部也有一定大小,即海带已开始进入脆嫩期时,就要进行疏散。在疏散时,移苗绳,移筏子,叠挂改为单挂,垂养改为平养等4个操作步骤不应一起进行,应按不同时间先后进行,以使光照逐渐增强,海带逐步适应。有的生产单位图省事将4个操作步骤同时进行,把叠挂垂养的海带直接平养起来,这样不但使海带接受光量增加很多,而且把原来受光最弱、最不喜欢直射光的生长部直接暴露在直射光下,结果原来已形成的平直部又重新出现大凹凸,海带色泽由深变淡,日生长由快变慢,根茎由褐色变成紫褐色,叶片不伸展乃至卷曲。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即使多施肥补救,效果也不太明显,这样大凹凸的海带很难长得肥大。疏散搬移海带时,因根部尚未附着牢固,叶片也正处于脆嫩时期。因此,要尽量避免出现从根部脱落或折断叶片的现象发生。将海带连同苗绳装入船舱后,在搬运途中应加盖蒲席等物,并经常浇水以防干燥。
(3)倒置 倒置虽然是一种轮流受光的办法,但仍然是调节海带均匀受光的一项有效措施。
①倒置的时间 掌握适宜的倒置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不同水层、海带的大小和色泽变化情况,适时地进行倒置。从海带大小来说,倒置的时间,应在苗绳上部和下部,海带长度接近时开始倒置;从色泽变化情况来说,应当从下层海带刚刚出现由正常的褐色向褐黄色变化时,开始倒置。
②倒置次数 倒置次数与苗绳的长度、夹苗的方法、分苗的早晚等有关。如果苗绳较长、夹苗密度较大,在完全垂养的情况下,要倒置4~6次;反之,倒置3~4次即可。采用平养,若早期垂挂时,倒置1~2次即可,斜平后再倒置1次。在水深流大海区采用顺流筏平养或采用“一条龙”法养成的,可以不倒置,一平到底。
在水深流大的海区可以采用一平到底的办法,即从挂苗起一直平挂到收割。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只是根据海水透明度的变化情况适时调节吊绳、平起绳的长度,或用加减浮力的办法来调整养成水层。这类海区透明度大而稳定,流水畅通,进入海水的光线被大量散射成适合海带生长吸收的漫射光。同时,由于海水的冲击,海带叶片需光较强的上、中部位向上倾斜,接受到较充足的光照,而不喜直射光照和强光的生长部位正好得到遮挡。所以,在这类海区,不进行水层调节,海带也生长良好。
二类海区,海水流速较慢,透明度变化幅度较大。在这类海区,12月底以前,应该采取叠垂养殖。1月以后由于藻体长大,对光照的要求增加,叠垂养殖已不能满足海带生长的要求,应改为平养。到3月中旬以后,这类海区透明度又开始增大,但由于海带个体已长大,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相应增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改为垂养,只要适当调整水层即可。刚平起时,角度不宜过大,初平角应掌握在15°~20°,以后根据海带受到的环境影响逐步上调吊绳或拉紧平起绳,加大平起角度。
3.养成后期 中国南北方海带的厚成期的水温大不一样,在北方一类海区,当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上,海带就进入厚成期。一般海区要到12℃左右才进入厚成期。福建海区水温要回升到18℃左右才进入厚成期。
为了促使各部位海带都能厚成,进入养殖后期要及时提升水层,增加光照,同时要进行间收,把已经成熟的海带间收上来,这样就能改善受光条件,促进厚成。另外,切尖等措施也是改善海带后期受光条件的有效办法。
(三)施肥 我国的海带养殖,在北方海区由于自然含氮量很低,远不能满足海带生长对氮素的需求,因而表现出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叶片硬,色淡黄等缺氮的饥饿症状。因此,在北方一般海区都必须施肥,才能生产出商品海带来。
1.肥料的种类
海带的施肥主要是氮肥。在自然界中肥料有无机肥和有机肥两大类。无机肥属于速效肥,而有机肥需要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为离子状态的铵态的铵态氮和硝态氮后才能被海带吸收,所以养殖海带施肥要施无机肥。
2.施肥方法
(1)挂袋施肥 即把长形的塑料薄膜袋,用烧红的小针在袋上刺2~4个小孔,装上肥料,扎紧袋口,挂在吊绳的下端。
挂袋施肥,通常采取少装勤换间隔轮挂的方法。少装:每次装肥量不要太多,以保证肥料比较均匀地向外扩散,克服多装初期浓度大、扩散快,海带一时吸收不了而流失的缺点。勤换:缩短施肥间隔时间。间隔换肥:可以隔行换,也可以在同一行筏子上隔几个肥袋换一个,这样间隔开来换袋,就能保持水体中绐终有肥。轮挂:在间隔的基础上,把一个区的筏子分成多次施肥。这样在整个养殖区内,几乎每天都施肥。
(2)泼肥 由于挂袋施肥劳动强度大,肥料的扩散也不均匀,所以在大面积养殖条件下,很多生产单位把挂袋施肥改为泼肥。泼肥的优点是每日无间隔,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造成大面积的肥沃水面,海带可以充分吸收,目前多数使用机动船泼肥,1只14.7千瓦的机动船泼肥每天可泼6300台次左右。肥料的浓度通常为100~150∶1。每天用肥量则根据海区条件和生长季节而定,泼肥时要参照潮流和天气情况等灵活掌握,一般是在流头开始泼,好天多泼,坏天少泼,大潮少泼,小潮多泼,在边缘区或外排流大区,为了减少流失量可以挂袋施肥而不泼肥。
(3)浸肥 这种施肥方法是为了减少肥料的流失,根据海带能一次吸收大量肥料供数天之用的特点,可以将海带浸泡于肥料水中,每隔数天浸泡一次以达到施肥的目的,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浸泡时一般配制500∶1的肥料水,把海带浸泡于肥料水中3~5分钟,然后再放到海水中,每隔5~6天进行一次。浸泡的方法固然能节约肥料,但是操作繁难并且易损坏藻体,所以很少应用,这种方法只适宜于海带幼小时,如夏苗暂养阶段或分苗初期,在海水流急肥料流失量大的海区应用。
3.提高肥效的措施
(1)合理安排施肥量 海带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特性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因此,对肥料的需要量也不一样。根据中国北方海带生长的规律,其施肥量可作如下安排:夏苗暂养阶段施总肥量的15%,分苗后到2月底施总肥量的35%,3、4月施总肥量的35%,后期施总肥量的15%。
(2)利用良好地形、提高肥效 口袋形的海湾流水往往是回旋的,因而可以保肥,只要合理布局,使潮流通畅,肥效就会很高。在中肥海区,利用外排流水大的特点而不施肥,因为流水大,单位时间内水体的流通量也多,带来的肥料也多。
(3)集中施肥、适时分散藻体幼小新陈代谢弱,这时可以密集养殖,集中施肥。
(4)根据海带生长情况,挂、泼结合 在海带幼小时采取挂袋法,当海带长至1米以上,需要较大量的肥料时采取泼肥法,充分提高肥效。
(5)间歇施肥 根据海带可以在一个短时间内吸收大量肥料和饥饿海带能够迅速吸收肥料的特点,采取间歇施肥法。大潮、大流天不施肥,阴天下雨和风浪大的日子不施肥,以减少肥料的流失。
(6)局部施肥 目前北方海区海带多数平挂养殖于离水面1米以下的水层,而泼肥则是泼于海面上,虽然肥料可以下沉和扩散,能被海带所利用,但仍然存在着流失问题。挂袋也有类似情况,肥料流失量较大。有些单位把肥料袋直接挂在苗绳上,取得良好效果。
(四)切尖
1.海带切尖增产原因 海带是一种间生长的褐藻,据测算,收割时全长4米的海带,在生产过程中,要有1米多的叶片从尖端脱掉。如果能设法在适当的时候把这些叶梢切下加工,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2.切尖的好处
(1)切尖能提高海带的质量和产量 据山东威海、荣成等地的报告,每666.7平方米海带可收切尖海带450千克干品。另外切尖后,由于改善了光照等条件,促进了海带干物质的积累,从而使产量和质量都相应提高。
(2)切尖能防止病烂的发生 人工筏式养殖的海带,到4月下旬、5月上旬,藻体长度一般都达到2米以上。这时藻体的梢部衰老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在强光照射下,梢部大量脱落,这主要是由于藻体间相互遮光造成的。同时,由于藻体较大,阻流严重,海带叶片很难漂浮起来受光,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病烂。
(3)切尖减轻了筏子的负荷,有利于后期的安全生产到了养殖后期,筏子的负荷量是很大的,以每666.7平方米产1500~2000千克干品来说,每台筏子上的负荷量光海带本身就达2250~3000千克(当然海带本身有浮力)。到5、6月份以后,台风季节到来,往往使筏子造成拔橛、断绠等灾害。如果适当的切尖,就能减轻筏子的负荷,提高安全系数。
3.切尖的方法 具体的切尖方法很简单,根据确定的切尖大小,将尖梢直接切除下来即可。
切尖大小必须适宜,过大过小都不好。切大了会影响海带的生长和厚成,切小了则起不到切尖的作用,海带还会继续腐烂。一般认为,早、中期分苗的海带以切去叶片全长40%,晚期苗的海带以切去叶片全长的30%为宜。
切尖的时间,主要根据分苗早晚、海区条件和海带生长、病烂情况来确定。过早会影响海带生长,过晚则该脱落部分已经烂掉。原则上说,应是藻体生长日趋下降,叶片尖端病烂刚开始时进行切尖。在北方一般4月中旬开始,5月上旬结束。
(五)养成期间的其他管理工作 海带养成期间的其他管理工作有:
(1)齐整筏子 海带的养成筏子一般都是在临近分苗时,才施设于海中,因过早的施设不仅要增加护理工作,而且要增加器材的空耗时间,影响着养成后期筏子的安全。在分苗工作结束后,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筏子的齐整工作,将过松过紧的筏子调到适当的松紧程度;参差不齐的筏要调整齐。在养成过程中可能发生拔橛、断绠、缠绕、甚至整片养殖筏受到破坏的情况,要及时整理好。
(2)添加浮力 养成期间的浮漂是根据海带生长情况,也就是根据筏子负荷量的增加而逐步加上去的,不能采用一次加足的办法。另外,玻璃球很易碰碎,有时因绑得不牢而丢失,这都要及时补上。一般浮球以露出水面一半为宜。
(3)更换吊绳 吊绳如果是用草类绳索做的,一般不能维持到收割期,在养成的中期应更换一次。如果用的是聚乙烯吊绳,一般不用更换。另外,要经常检查吊绳是否被磨损,绳扣是否松弛,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洗刷浮泥 海带在凹凸期,或是在进入脆嫩期后的叶片尖梢衰老部分,往往沉积有很多浮泥,特别是采取平养或混水区的海带叶片上沉积的浮泥更多。这些浮泥不但影响到海带的受光,而且影响海带的呼吸作用,如果不及时清洗掉,就要影响海带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病烂的发生。另外大量的浮泥沉积往往使筏子下沉,使海带的受光更加不足。因此在养成过程中,要经常冲洗浮泥。冲洗的方法很简单,在舢板上提起苗绳上下摆动几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