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途径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13页(2828字)

【释文】:

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繁殖快、为害重,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从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有机地协调使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防治措施,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的发生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达到高产、优质、低成本和无农药污染的目的。

预防病虫害发生,必须消灭病虫害来源或压低病菌和害虫基数;恶化病菌、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检疫等措施,把病虫消灭在大量发生为害之前;对本地区棚室蔬菜可能发生的各种病虫害要实施一系列防治措施。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草及其他有害生物随蔬菜种子、秧苗、种株转移而传播蔓延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交流和种子交换日趋频繁,搞好植物检疫对于防止保护地蔬菜病虫的传播为害更加重要。如番茄溃疡病、黄瓜黑星病、美洲斑潜蝇、三叶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番茄斑潜蝇、棕榈蓟等检疫对象及危险病虫害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应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防止它们随种子、种株、秧苗传到保护区。当危险病虫害传入新区时,要采取果断措施,组织力量进行彻底消灭。

2.农业防治 运用蔬菜生产的耕作、栽培技术以控制、消灭或减轻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农业措施可以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条件,以提高其抗病性或抗虫性,或使其避免病虫的为害,另一方面创造不利于病原、害虫生长发育、繁殖、传播的环境条件,使病原物不能完成其侵染循环,或中断其侵染循环,制止病虫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地不同于露地,可以人为地调节环境条件。有些病虫害受温、湿度环境条件的影响相当明显,控制住环境条件,可以显着控制病虫发生为害。在加强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协调发挥其他防治措施的作用。

(1)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各种蔬菜品种之间的抗(耐)病性有明显的差异。如津研2号、津杂4号、津杂6号、津杂3号、津杂2号等黄瓜品种明显抗黄瓜霜霉病,津杂3号、津杂4号、津春2号、津春3号、中农5号、青胆等抗黄瓜枯萎病;双抗2号、佳粉15号番茄明显抗叶霉病、病毒病;强丰、中蔬4号、中杂4号、毛粉802、佳粉10号、早丰、早魁等番茄较抗(耐)病毒病;圆茄较长茄抗茄子绵疫病;辣椒比甜椒耐病毒病等。近10余年蔬菜科研单位在黄瓜、番茄、大白菜、甜椒等蔬菜的抗病育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显的进展,推出许多黄瓜、番茄、甜椒的抗病品种,在生产中应用,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品种的抗(耐)病性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常由于病原菌产生新的生理小种或自然界生理小种组成发生变化,使原来抗病的品种失去抗病性而变成感病品种。同时,一个品种兼抗多种病害是比较困难的。生产中应尽量选用兼抗的品种,特别是选用抗当地主要病害的品种,并要考虑到品种的丰产、优质特性,种植时注意几个品种搭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长期连片种植。同时建立良种繁育制度,保持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和优良种性。此外,还可采用嫁接和人工免疫方法来提高品种的抗病性。

(2)加强田间管理 深翻土地,增施有机肥料,实行轮作,适时种植,清洁棚室内的病虫残株,减少病虫来源,压低病虫发生基数;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抗性。浇水后要通风,采用膜下暗灌,滴灌等节水技术,防止大水漫灌,阴天不浇水等,对控制病害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态防治 采取通风降湿或闭棚增温等手段,造成适宜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发展的温、湿度条件,以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促进蔬菜生长。这对黄瓜霜霉病、黑星病、细菌性角斑病有良好的防效。

3.生物防治 应用各种有益生物防治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减少部分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农药污染。大棚温室是封闭性的生态环境,一些生防措施较易推行。比较成功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菌治虫 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如Bt悬浮剂、青虫菌6号、8010、HD-1等,防治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利用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

(2)以虫治虫 利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利用赤眼蜂、角马蜂防治棉铃虫、菜青虫。

(3)以抗菌素治病虫 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中产生的抗菌素去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常用的如“5406”激抗剂、链霉素、新植霉素、农用抗菌素120、武夷菌素、爱比菌素、浏阳霉素等。

(4)以植物源农药治虫 如藜芦碱、苦参、楝素、茴蒿素等。

4.物理机械防治 应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作用,防治蔬菜病虫害。常用的有热治疗。如用温汤浸种,杀死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菌;太阳能高温土壤消毒,防治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利用温室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在棚室设置黄板、黄盆、黄黏胶纸等,进行诱杀。铺银灰膜或挂银灰膜条可避蚜防病毒病。棚室门窗安装防虫网线防虫覆盖,防止斑潜蝇、白粉虱、蚜虫、夜蛾科害虫、跳甲等侵入为害。

5.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农药喷雾、喷粉或熏烟、拌种、土壤消毒等方法防治各种病虫害。化学防治是重要的防治手段,它有使用简便、收效快的特点,群众很容易掌握。但蔬菜病虫害种类多,使用的农药品种复杂,使用不当易促进病虫对农药产生抗性,增加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量,污染环境有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做到合理用药。

此外,保护地蔬菜栽培过程中,常由于管理不当,使蔬菜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在植株的各个部位表现症状。如日光过强或过弱,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营养过多或缺乏,土壤透气性差或因肥料产生的氨气、亚硝酸气,加温用煤燃烧过程中放出的过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空气中其他的有害毒气以及农药或生长刺激素使用过量等,都可以直接妨碍蔬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叶片、茎、果实上出现白色、褪绿或枯斑或叶、花、果畸形,或裂果、空洞、网纹,或落花、落果,甚至全株枯死。有的症状易与病菌引起的症状相混。但生理受阻碍表现的病症,不可能互相传染。掌握不同蔬菜的生物学特性,在栽培过程中,给以适宜的条件,或及时消除有害物质的影响,就可以预防或减轻这些生理障碍的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