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地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第234页(2352字)

【释文】:

菜粉蝶又名白粉蝶。菜粉蝶幼虫称菜青虫,属鳞翅目粉蝶科。国内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发生均较严重,经常暴发成灾,是露地蔬菜的重要害虫。近年来保护地内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菜粉蝶已成为保护地蔬菜重要害虫。

1.寄主与为害 菜粉蝶的寄主植物有十字花科、菊科、苋科等7科35种,但偏嗜十字花科植物。在保护地蔬菜中主要为害甘蓝、菜花、绿菜花、球茎甘蓝、紫甘蓝,其次是白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绿菜花受害较重。

菜粉蝶以幼虫为害。初孵幼虫啃食叶片,残留表皮,3龄以后将叶片咬成孔洞和缺刻,仅剩叶脉和叶柄。幼虫排出粪便污染叶面和菜心,引起腐烂,为害的伤口,可诱发软腐病,降低产量和商品价值。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2~20毫米,翅展45~55毫米。体黑色,前后翅均为粉白色。雌成虫前翅顶角有三角形黑斑,在翅的中外方有2个黑色圆斑;雄成虫前翅仅有1个黑斑。

卵似竖起的麦粒状,顶端稍尖,高约1毫米。初产淡黄色,后变橙黄色,表面有许多纵横突起条纹。

老熟幼虫长28~35毫米,青绿色,背线淡黄色,体表密布细小黑色毛瘤和茸毛,沿气门线有1列黄色斑点。各体节有横皱纹。

蛹长18~21毫米,纺锤形,两端尖细,中间膨大而有棱角状突起,绿色或棕褐色。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多代。北方3~5代,南方多达8~9代。各地均以蛹在菜田附近的墙壁屋檐下、篱笆、树干、土缝、杂草和残株落叶间的干燥背阴面越冬。越冬蛹羽化时间江南各地于第二年早春2~3月,北方4月初。由于越冬场所不同,羽化期长达1~2个月,世代重叠,防治困难。成虫夜间栖息在生长茂密的植物上,白天露水干后开始活动,以晴天中午最活跃。成虫产卵对十字花科蔬菜特有的芥子油有趋性。喜在风障阳畦开花的留种菜和春保护地甘蓝、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上飞翔、吸食花蜜和交配产卵。卵散生,每雌平均产卵120粒左右,最多达500多粒。卵发育起点温度8.4℃,卵期4~8天。卵孵化多在清晨。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再食叶肉。受惊时1~2龄有吐丝下垂和大龄幼虫卷缩虫体坠落地面的习性。5龄进入暴食期,食量约占幼虫期总食量的80%以上。老熟幼虫多在叶片上化蛹。化蛹前吐丝将尾足缠绕在菜叶或附着物上,再吐一丝缠绕腹部第一节后化蛹。菜青虫发育起点温度为6℃,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76%,与十字花科蔬菜适宜栽培的条件一致。北方露地春季4~6月、秋季8~11月形成春秋两个为害高峰,南方各地则以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为害严重。夏季由于高温多湿、天敌增加等因素,虫口数量显着下降。

菜粉蝶的天敌很多,据调查,在北京寄生卵的有广赤眼蜂,寄生率超过27%;幼虫有微红绒茧蜂4~10月均可寄生,第三代寄生率44.4%,最高达76.9%,第四代的寄生率38.2%;蛹期有5种寄生性天敌,其中凤蝶金小蜂在5~10月均可寄生,第三代蛹的寄生率可高达63.3%,第五代蛹还有40%被寄生。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夏季不种过渡寄主,收获后及时清洁棚室,集中处理残株、深翻菜地,减少虫源。

(2)生物防治 产卵盛期,每公顷棚室释放广赤眼蜂15万头,每隔5~7天1次,连续放蜂3~4次。保护利用天敌,少用广谱和残效期长的农药,放宽防治指标,避免杀伤天敌。应用Bt制剂、7216、HD-1、青虫菌6号、8010等苏云金杆菌制剂。棚室用100亿/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每公顷棚室用Bt可湿性粉剂(16000国际单位/毫克)375~450克,或苏云金杆菌悬浮剂400国际单位/微升,在卵孵盛期,气温20℃以上开始喷药,7天后再喷1次。或用威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棚室750克,苗期1次,定植后每隔3~4天1次,连续防治3次,以后每隔7天喷1次,全生长期约防治8次。

(3)药剂防治

①应用植物源农药 2.5%藤酮乳油400~500倍液,或0.65%茴蒿素水剂500倍液喷雾。

②应用昆虫生长调节剂 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5%氟铃脲(盖虫散)乳油、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均用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20%抑食肼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这类农药具有高效及对环境、天敌安全等优点。但除抑食肼具有速效性外,上述共他品种生长调解剂药效较慢,故施药适期应比一般有机磷、菊酯类农药提早3天左右。

③应用化学农药 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乳油或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使用化学农药应注意掌握防治指标。北京推行平均每株蔬菜1头幼虫,幼虫4龄前使用,以利保护天敌。并应注意各种药剂轮换交替使用,延缓产生抗药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