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养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淡水养殖实用技术手册》第89页(1276字)
鳗鲡是日本鳗鲡的俗称。我国大陆东南沿海海岸线长,历年来盛产日本鳗苗,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鳗鱼生产带来良好的契机。从1973年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上海水产分院,分别在浙江菱湖和福建、厦门开展鳗鲡人工养殖和人工繁殖的研究以来至今,经历了“三起三落”的过程。
第一个养鳗高潮的起落(1973-1976年) 1973年,我国大陆掀起了第一个养鳗高潮,中央农林外贸派出赴日养鳗考察团,在全国召开了第一次养鳗会议和举办技术培训班,投资数万元建池,但由于忽视了鳗鱼的生物学特性片面强调省钱,这个高潮仅持续两年就结束了。
第二个养鳗高潮的起落(1979-1981年) 1979年起,许多鳗场开始聘请日本专家,使用日本饲料、渔机、鳗药等,总量有所提高。这一阶段,开发了黄埔江水蚯蚓开口饲料资源,配合饲料研究开始起步,流水养鳗,珠江三角州的土池养鳗成功并推广,鱼病防治工作起步。但由于技术上照搬日本的养殖方式,片面强调依靠日本专家,因而未能形成规模优势。
第三个养鳗高潮的起落(1988-1997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日益发展刺激了中国养鳗的第三次浪潮。这次高潮的掀起,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与教训,发展了鳗种的温室培育,修建了大面积高标准的水泥钢梁大棚温室,珠江三角洲土池养鳗大规模铺开。鳗鱼养殖形成了从白仔鳗养殖到成鳗养殖加工一条龙,组建了集团公司,规模经营优势得到发挥。90年代中期发展成一个包括苗种采捕、培育、养殖加工、饲料、运输、出口的大产业,产量和生产水平进入稳定发展阶段。1997年,全国鳗鱼产量达17万~18万吨。
辉煌一时的养鳗业到1997年止,已成为进口国通货膨胀、高利率和外汇市场的牺牲品,使养鳗业的生存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如何正确分析鳗鱼市场,认真总结,把握机遇,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养殖面积、产量失控,鳗鱼市场供大于求;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负面作用;③养殖后期苗种与成品市场价格不同步盲目引进外来苗,增加了鳗鱼的亏损;④市场信息滞后,养殖业者后期期望值过高。
为使鳗鱼能走上健康发展之路,采取以下对策:①政府应加大制定鳗业公共政策,做好宏观调控,实行养殖许可证制度;②做好广告宣传及广告资金的征收,引导人们科学合理消费;③加强科技投入,走科技兴渔之路;④加强商检工作,增加烤鳗消费量。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1999年鳗苗产量与前两年比大幅度增加,且苗种价格与成品鳗价格市场比较协调,鳗鱼生产进入一个比较好的恢复调整期。养鳗业者要正确分析形势,增强信心,提高养鳗业的科技含量,采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养鳗业整体素质,促进养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