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睾丸附件肿瘤的鉴别诊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肿瘤病理鉴别诊断手册》第175页(1829字)
(一)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
大体: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多位于附睾下极。直径0.4~5cm,境界清楚,多数无包膜。肿块可取代整个附睾,甚至侵入睾丸实质内,但并不是恶变。肿瘤切面灰白或黄白色,湿润而有光泽。
组织学:肿瘤有两种成分,即上皮细胞及纤维间质。在肿瘤纤维间质内有无数杂乱腔隙,其内衬以上皮样、内皮样或间皮样细胞,形态可立方、低柱状、扁平状或星状。这些细胞可排列成实心条索状或腺管状。核为圆形、卵圆形,染色淡,呈泡状,染色质细,均匀分布,有1~2个核仁,无核分裂。胞浆内常有空泡,PAS及奥辛蓝阳性反应,粘液染色弱阳性或阴性。小的空泡可互相融合成大的空泡似印戒细胞。要注意的是作冰冻切片,易误诊为腺癌。许多空泡可融合,导致腺管状结构形成;腺腔内可见到一些脱落的瘤细胞。无空泡的细胞胞浆嗜酸性、呈颗粒状,境界清楚。肿瘤的间质为疏松或致密的结缔组织,有些病例还可见到平滑肌束,分散分布于肿瘤内。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有时形成生发中心。部分病例可见缺血性坏死。
鉴别诊断:①与淋巴管瘤鉴别:腺瘤样瘤除有腔隙外,还有实心条索状或腺管状结构,被覆上皮除扁平内皮样外,还有立方形、柱状等,胞浆内可有空泡,PAS与奥辛蓝染色阳性反应。而淋巴管瘤都没有。②与腺癌鉴别的是腺瘤样瘤虽无包膜,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但无异型性,无核分裂象,肿瘤生长慢,无坏死。
(二)乳头状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大体:多位于附睾头部,最大直径为1~5cm,境界清楚,部分有包膜,切面实性或多囊海绵状。
组织学:有较多的乳头形成,以纤维血管性间质为中心,有单层或双层的立方形、低柱状或高柱状上皮被覆,细胞胞浆透明,胞界清楚。组织化学证明含有糖原或脂肪,无粘液。另外,还有扩张的导管和小囊肿结构,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组成,被覆扁平上皮或低立方上皮,腔壁的乳头状突起可充满导管或囊腔,腔内可见少量嗜酸性物,PAS染色阳性。
鉴别诊断:主要与畸胎瘤、腺瘤样瘤和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相鉴别。其来源有不同说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从附睾输出管来的,因为电镜观察肿瘤细胞的游离缘有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突向腔内,与正常输出管上皮相似。
(三)附睾癌(carcinoma of epididymis)
组织学:特点为腺癌、鳞癌、乳头状癌、实性梁状癌、未分化癌等,本瘤应与下述睾丸网腺癌及腺瘤样瘤相鉴别。
(四.)睾丸网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rete testis)
大体:肿瘤可位于睾丸纵隔部,圆形结节状,切面灰白色或棕色,可有出血灶,肿瘤可侵及睾丸体部或附睾、精索部。
组织学:特点为乳头状腺癌或管状腺癌,瘤细胞核大胞浆少,有核分裂象。诊断本瘤时应首先要排除是否有其他睾丸肿瘤侵犯睾丸网。另外,还要除外有无其他部位的原发性肿瘤;肿瘤上皮细胞与正常睾丸网上皮之间是否有过渡,即有无不典型增生的表现。要除外有否畸胎瘤,必须证实肿瘤是原发在睾丸纵隔而不是睾丸体部。
(五)间叶性肿瘤
睾丸附件包括精索、附睾和睾丸白膜都可发生间叶性肿瘤。良性肿瘤以脂肪瘤、平滑肌瘤为常见,纤维瘤、纤维组织细胞瘤、化学感受器瘤等亦可见。恶性肿瘤包括各种肉瘤,如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
(六)其他肿瘤
有发生良性间皮瘤的报道,亦见到非睾丸发生的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类癌、畸胎瘤等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