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不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207页(2198字)
【概念】
急性肾功能不全又称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是由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所致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根据尿量减少与否可分为少尿(无尿)型和非少尿型两种类型。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有明显肾脏供血不足和(或)肾毒性物质使用或产生过多的病史;②突然发生的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部分患者尿量并不减少(>500ml/d);③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水肿、血压升高及出血倾向等;④经数日至4周(多数为7~14d),自然出现多尿期。
2.验室检查①尿常规有蛋白、镜下血尿、嗜酸性粒细胞等;②尿比重低且固定,多在1.015以下,肾前性急性肾衰尿比重多大于1.020;③血肌酐、尿素氮水平短期内急剧上升,一般每日上升幅度分别>44μmol/L和3.6mmol/L;④血液生化检查可有高钾、高磷、低钠、低钙等;⑤影像学有助于肾脏原发疾病的诊断。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变,去除对肾脏有损害的因素。
(2)改善肾脏血流灌注,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少尿期应限制液量的摄入,补液量为前1d的出量加400~500ml。
(3)保证足够营养:可采用鼻饲或胃肠道外营养。
(4)对症处理:积极治疗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抗感染治疗注意选用对肾脏无毒性或毒性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5)透析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出现以下情况者应给予透析治疗:①急性肺水肿;②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③血肌酐在442μmol/L或血尿素氮在21.4mmol/L以上;④具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者;⑤高分解代谢状态,血肌酐升高每日超过176.8μmol/L,或血尿素氮每日超过8.9mmol/L,血钾每日上升1mmol/L以上;⑥无高分解代谢状态,无尿2d以上或少尿4d以上;⑦严重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3mmol/L,pH <7.25。
【补液方法】
(1)10% GS200ml,50% GS100ml,多巴胺20mg,静脉滴注,呋塞米(速尿)400~800mg输液过程中及快输完时分2次加小壶,每日1次。
(2)5% NaHCO3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复方氨基酸或肾必氨基酸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4)20%脂肪乳剂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5)10% GS200ml,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4g,50% GS100ml,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呋塞米(速尿)200~400mg加小壶,每日1次。
【注意事项】
小剂量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的作用,与呋塞米(速尿)协同应用可起到明显的利尿作用。因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静脉补给碳酸氢钠既可纠正酸中毒,又可碱化尿液,有利于肾小管中结晶的溶解。脂肪乳剂、氨基酸、高渗葡萄糖可以补给足够的热量,防止或减少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高分解状态氮质的增加,改善尿毒症症状,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死亡率。静脉补钙可以拮抗高钾血症引起的心肌毒性作用,又可防止低钙引起的抽搐。
由于急性肾功能不全病因众多,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病和致病因素可以防止肾功能的继续恶化,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如感染所致者应积极应用抗生素,低血容量所致者应补充足够的循环血量。
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应严格控制液体的入量,一般以每日的不显性失水400~500ml加每日的出量为每日补液量。无论在少尿期或多尿期,应经常复查电解质,随时予以纠正电解质失调。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预后与发病性质、年龄、原有慢性疾患、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透析与否、有无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等因素有关。严重创伤所致者,死亡率为60%~70%;内科疾病所致者死亡率为10%~20%。治疗有效病例于2~4周内,尿量恢复正常,尿毒症症状消失,血生化检验及肾功能均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