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实用补液手册》第484页(1961字)

【概念】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由脐部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7d左右发病。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全身骨骼肌强直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可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溶纤维素。其中痉挛毒素沿末梢神经轴进入脊髓前角细胞引起痉挛。重型破伤风病死率高达20%~30%。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病史:应询问出生地点及接生方式。②多在出生后7d左右发病,开始表现为哭闹不安、哺乳困难;继之肌肉强直痉挛,先侵犯咀嚼肌和颈肌,表现张口困难,牙关紧闭,眉举额皱,口角上牵,出现“苦笑”面容,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咽肌和膈肌痉挛可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呼吸困难,甚至窒息。③痉挛呈阵发性发作,各种刺激如强光照射、突然高声、用压舌板等均可诱发,每次持续几秒至数十分钟,每天数次或频繁发作,间歇期肌肉仍不能完全松弛是本病临床特征之一。

2.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加。

(2)脑脊液检查:细胞数一般在正常范围内,蛋白量可稍增多。

(3)细菌学检查:脐部分泌物作厌氧菌培养分离出破伤风杆菌即可确诊,但阴性不能否定诊断。

【治疗原则】

合理镇静、解痉,中和游离毒素,注意脐部处理,采用抗生素及支持疗法,必要时气管切开及高压氧治疗。

【补液及治疗】

1.一般治疗 室内保持安静、温暖、避光,减少对患儿的各种刺激。静脉补液,少量输血或血浆。高热患儿可静滴氢化可的松。

2.镇静剂①氯丙嗪:剂量0.5~1mg/kg,用5% GS或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能避免因肌注刺激激发痉挛;并可根据痉挛频度调节速度,每6~8h用1次。②苯巴比妥:负荷量15~20mg/kg,维持量每天不应大于5mg/kg,均为每4~8h用1次,肌注或静脉注射。③痉挛难以控制者可用异戊巴比妥,5mg/kg用5% GS或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缓慢静注,待患儿痉挛缓释时立即停止注射。

注意:①应用镇静剂以使患儿保持嗜睡状态,刺激能唤醒,又不致发生严重痉挛为宜。②氯丙嗪、苯巴比妥可联合应用或交替使用。

3.肌肉松弛剂

①地西泮(安定)为首选药:剂量0.3~0.5mg/kg,缓慢静脉注入,每4~8h注射1次。②甲丙氨酯(眠尔通):剂量每次50~100mg,每3h肌注1次。

注意:应用地西泮控制痉挛有效的标准:①检查治疗时不再出现抽搐反应;②处于浅睡眠状态;③深反射存在,浅反射迟钝,咳嗽反射存在且不影响咳嗽。

4.适时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①抽搐频繁不易控制者;②喉痉挛;③窒息;④无咳嗽吞咽反射;⑤肺部感染,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气道分泌物多;⑥呼吸肌持续痉挛,呼吸浅表、紫绀严重者。

5.抗毒素治疗①破伤风抗毒素:剂量1万~2万单位,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②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剂量500单位/次,肌肉注射。

注意:①破伤风抗毒素只能中和血液和淋巴液中的游离毒素,对已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无效,故宜早期应用。②破伤风抗毒素应用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需进行脱敏注射。

6.抗生素治疗①青霉素:剂量20万单位/(kg·d),分次静脉滴注,疗程7~10d。②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7.脐部处理 可在脐周用3000~5000单位破伤风抗毒素浸润注射,局部用3%双氧水湿敷,每日3~4次。

8.高压氧治疗 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