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124页(1805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野丈人、白头公。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Bge.)Regel的根。主产于吉林、黑江、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春、秋季节采挖,除去茎叶和须根,洗去泥土,晒干。

【药性】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应用】

1.用于赤白痢疾。无论湿热毒痢、休息冷痢、阴虚热痢等均可使用,尤适用于热毒血痢之证。如治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之热痢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多配黄连、黄芩、秦皮同用,方如白头翁汤;如赤痢下血,日久不愈,腹内冷痛,则配阿胶、干姜、赤石脂等同用;如休息痢,则配干姜或艾叶等同用。现临床常用白头翁煎液保留灌肠,治疗重症细菌性痢疾和慢性阿米巴痢疾。

2.用于湿热下注之带下腥臭黄浊,可配苦参、薏苡仁、樗白皮等同用;治滴虫性阴道炎,则可与苦参、床子等煎汤外洗。

3.用于血热引起的鼻衄,痔疮出血,崩漏下血。治血热鼻衄,可配黄芩、白茅根等同用;治痔疮出血,则配地榆、槐花炭同用;治崩漏下血,可配莲蓬炭、棕榈炭等。

4.用于疮痈肿毒,瘰疬,痄腮,目赤肿痛。治痈疡,痄腮,单味或配金银花、蒲公英、连翘等煎服;治瘰疬,可配当归、丹皮、夏枯草等同用;治目赤疼痛,流泪,煎服或熏洗均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使用注意】虚寒泻痢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白头翁根含白头翁皂苷,水解产生三萜皂苷、葡萄糖、李糖等,还含白桦脂酸、3-氧白桦脂酸、胡萝卜苷、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等。同属植物朝鲜白头翁根含威灵仙表二糖皂苷、威灵仙二糖皂苷、皂苷Ⅱ及皂苷Ⅲ;钟萼白头翁根含白头翁苷、牡丹草苷、驴蹄草苷、威岩仙皂苷等。

2.药理作用 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沙门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原白头翁素及白头翁素;白头翁煎剂和皂苷能抑制阿米巴的繁殖和生长;乙醇浸膏或水液可杀死阴道滴虫;白头翁及其复方如白头翁汤对皮肤真菌、酵母菌、锥虫、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有镇静、镇痛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消化性溃疡:将白头翁、生黄芪、蜂蜜按6∶3∶8的比例制成“胃痛灵”糖浆,每服20ml,日服3次,饭前用热开水冲服。共治疗147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8% 。[江苏中医杂志,1982,(3):18] ②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用白头翁100g,加水煎1000ml,煎至15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共15天。如脾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各50g。共治疗37例,结果临床治愈26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 。[江苏中医,1998,19(6):25] ③ 肠阿米巴病:用白头翁30g,煎汤100ml,配以灭滴灵片0.8g(研碎)、654-2注射液10~20ml灌肠,每晚睡前1次,尽量保持2小时以上,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共治疗普通型44例,治愈37例,好转6例,无效1例;暴发型4例,好转2例,无效2例;慢性型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94% 。[中国社区医师,2004,20(251):40]④ 肺炎:用白头翁、夏枯草、玄参、生大黄水煎取汁,做超声雾化。共治疗绿脓杆菌性肺炎7例,结果6例有效,痰培养转阴。[中医杂志,1996,(12):103] ⑤ 牙痛:取白头翁25g,水煎去渣,频频含服,1天后牙痛即止。[吉林中医药,1992,(2):3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