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483页(1679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梗草、苦桔梗、卢茹、大药。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以东北、华北产量最大,称“北桔梗”,华东产的质量较好,称“南桔梗”。秋季采挖,割去茎叶,挖出全根,洗净泥土,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放清水中浸2~3小时,捞起,晒干;或去芦头切片,晒干。
【性味】味苦、辛,性平。归肺经。
【功效】宣肺化痰,利咽,排脓。
【应用】
1.用于外邪犯肺,肺气失宣的咳嗽,无论风寒、风热者均可应用。如风寒束肺,痰稀鼻塞,恶寒头痛,多配苏叶、杏仁等同用,方如杏苏散;如风热袭肺或温病初起,身热不甚,咳嗽痰黄,口微渴,多配桑叶、菊花等同用,方如桑菊饮。若咳嗽痰多,偏寒者配半夏、款冬花等;偏热者配栝萎、贝母等。
2.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如外邪侵袭而致咽痛失音,常配甘草同用,方如桔梗汤;若热毒较甚,咽喉红肿疼痛,则配金银花、山豆根、马勃等同用;若阴虚口干,咽痛舌红,宜配生地、玄参、麦冬等同用。
3.用于肺痈咳嗽胸痛,咯吐腥臭脓痰,常配甘草同用,方如桔梗汤;或再配以败酱草、薏苡仁、桑白皮等。现临床亦常与鱼腥草相须伍用,有较好的清热排脓作用。
4.用于胸闷,胁痛。如痰阻气滞而致胸胁疼痛,常配枳壳同用,方如桔梗枳壳汤;若气滞血瘀而胸胁刺痛,可配当归、川芎、赤芍等同用;若治寒实结胸,须配巴豆、贝母同用,方如桔梗白散。
本品还常配入治疗痢疾、癃闭方中,取其宣通肺气之功,起到“提壶揭盖”之目的。
【用量用法】内服:水煎,4.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阴虚久咳及咳血者禁服;胃溃疡患者慎用。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桔梗中主要含五环三萜的多糖苷,其他还含多聚糖、甾体及其糖苷、脂肪油、脂肪酸等。
2.药理作用 桔梗有祛痰止咳作用,其祛痰作用主要是对口腔、咽喉部位黏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抗炎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口服桔梗提取物或桔梗粗皂苷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桔梗皂苷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并有短暂性降压作用;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主要有中枢抑制作用;桔梗粗制皂苷有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慢性咽炎:取桔梗、法半夏、生甘草各30g,研末后浸入苦酒1000ml中,浸泡1日后兑入鸡子清中搅匀服用。每日3次,每次30 ml。共治疗180例,治愈170例,显效8例。[浙江中医杂志,1992,27(7):312]② 黄褐斑:取桔梗、当归、川芎做成油/水型乳剂,搽于面部皮疹处,每日2~3次。治疗37例,显效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70.2% 。[医药导报,1992,11(6):35]③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用桔梗白散[桔梗、川贝母、巴豆(去皮去油)各3g,共为细末],每日1次,每次服1g,体弱者每次0.5g。共治疗219例危重型出血热严重急性肾衰患者,结果治愈199例(90.9%),死亡20例,疗效优于西药保守疗法组。[中医杂志,198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