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羟孕酮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妇产科药物手册》第26页(1505字)
【制剂规格】 片剂:醋酸盐,2mg,4mg,10mg,100mg,250mg。
【药理作用】 通过多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说明本类制剂可有双重作用,并与剂量有关: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腺垂体,促使黄体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LTH)及其他生长因子的产生受到抑制;②还可作用于雌激素受体,使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ER)不能更新,抵消雌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效应,而在耐药的细胞则无此种作用。对子宫内膜癌病理检查可看到染色体的损伤。还可通过增强E2-脱氧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雌激素的水平,诱导肝还原酶使雄激素不能转变为雌激素等。无论口服或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都迅速上升。肌内注射时血药浓度高峰低于口服,但局部储存在组织中缓慢释放,产生长效作用,可维持2~4周以上,剂量较大时可达3个月之久。口服后吸收良好,峰值明显较高,经肝脏代谢,持续时间较短,故应根据治疗的需求选择给药方法和途径。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肾脏代谢排出。
【适应证】 用于诊断:①原发性闭经;②继发性闭经。用于治疗:①子宫功能不良性出血;②子宫内膜异位症;③绝经妇女使用雌激素治疗时,可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④绝经期血管舒缩症状。
【用法、用量】 ①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每天5~10mg,服用10d,直至子宫内膜已有充足的内源性雌激素。孕激素停用后,出血应在3~7d内出现。②子宫功能不良性出血(无排卵):开始以每天5~10mg剂量,服用10d,直至出血停止。孕激素停用后,出血应在3~7d内出现。从月经周期的第16天起连续10d给予本品5~10mg/d,重复进行2~3个疗程后停止,观察出血是否减少。③子宫内膜异位症:建议从月经周期的第1天起,以每天3次,每次10mg的剂量连续服用90d。有30%~40%的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可自行停止的突破性出血,对此不建议给予其他激素治疗。绝经妇女使用雌激素治疗时,可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从雌激素25d治疗中的第16天起每天服用5~10mg本品,至少10d,应在停药后3~7d内出血。④绝经期血管舒缩症状:建议以10~20mg/d剂量持续给药。
【药物相互作用】 合用氨基苯乙哌啶酮可明显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
【不良反应】 下列不良反应按严重程度而非按发生频率排列,其中或多或少与孕酮的使用有关:①过敏性和类过敏性反应;②血管栓塞性疾病;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紧张、失眠、嗜睡、疲倦、抑郁、眩晕和头痛;④皮肤和黏膜症状:荨麻疹、瘙痒、红疹、多毛和脱发;⑤胃肠道症状:恶心;⑥乳房症状:胀痛和溢乳;⑦其他:产热增加、体重变化和满月脸。
【注意事项】 ①尽管尚无使用本品而造成血管栓塞性疾病的报道,但如发现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此类征兆,继续使用前应仔细权衡病情和治疗的需要。②使用本品前,应对病情作一个评估,评估应排除生殖器官或乳房恶性肿瘤的存在。③本品的片剂,尤其大剂量用于治疗癌症时可造成体重增加及体液潴留,故应注意。④有精神抑郁史的患者,接受时应严密监测。⑤对有些使用本品低剂量的患者可能会降低糖耐量,其机制未知,因此在治疗所有患者,尤其是已知糖尿病患者时应注意。⑥使用本品的患者如需做子宫内膜或子宫颈组织病理检查时,应告诉病理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