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简述及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11页(7870字)
一、耳廓
这是一块纤维软骨板自行折叠成形的结构,借纤维软骨使之具有固定性、硬度、形状及方向性。
(一)位置(图2-1)
图2-1 耳廓位置
耳廓借其前1/3中部连于头颅外侧壁并由此保持其部位的正常状态,位于乳突的前方,颞部的下方,颞颌关节和鳃区的后方。
大概部位与眼外角和枕外粗隆的距离相当;耳廓尖顶相当于眉弓的水平线;耳垂位居鼻中隔下面的高度。
(二)形状
呈上端粗大的卵圆形,大垂直轴略斜向前下方。
(三)体积
个体变异很大。平均:垂直轴女性为60mm,男性为65mm;水平轴则各为30~35mm。高度约在:①初生时为30mm;②一岁时为50mm;③到7岁时其大小可达最大限度。
(四)外形(图2-2,2-3)
图2-2 耳廓-外观、外面
图2-3 耳廓-外观、内面
外形表现许多凸凹不平。耳甲腔占据耳廓中部,为一漏斗形深凹,凹底向里,直接连接外耳道。耳轮是一个最离心的隆凸。始于耳甲腔凹面借一嵴突斜向上前方,到耳轮脚(根部)。由此将耳甲腔分成不等大的两部分:下部,或称耳甲腔,较大且连于外耳道;上部,位耳轮脚的上方,耳甲艇。然后绕耳上部半周并以细长部分而终止,耳轮尾恰于耳垂上方。
对耳轮是一个耳轮向心性的隆凸。起始在下;在耳轮尾处分开向上成两个支止于一窝,悉称对耳轮窝或三角窝。对耳轮及其前支使耳甲腔外部倾斜,通常凹陷成沟,乃对耳轮的真沟。
舟状窝是在耳轮和对耳轮之间形成的一个弯沟。耳屏为一三角片状隆起,真正的盖位于耳甲腔前方,耳轮下方,由耳前沟相隔。耳屏顶端呈游离状朝向后外方,常高出耳屏上结节。耳屏投影在外耳道口的前外方,因而遮住一部分视线。
对耳屏是在对耳轮下方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隆起,位于耳屏后方,借三角间深切迹或耳甲腔切迹分隔开。
内面的后部为游离部分。再成反方向并呈外面轻度隆起。耳甲腔凹面也借一相当于对耳轮的沟止于外方。
周围主要为耳轮组成,前有耳屏,下有耳垂所环绕。
然而其余所有隆凸均为软骨所致,耳垂乃一单纯的皮肤皱褶,占据耳廓的下方。
颅连接区域,由内面的前部分组成,毗邻耳后沟游离部。椭圆形,高4 cm或5 cm,宽2~3 cm。此区相当于前方的外耳道口,位于后方的乳突前上1 cm。并向上高出颧弓纵根的1 cm。
连接角 耳甲腔与头颅形成近80°角,耳廓的其余部分或舟状窝与耳甲腔在对耳轮外形成约及100°角。头耳卷角实际上等于零度,或至多在正常时为20°~30°。舟状窝平面几乎与头颅平面相平行。
(五)结构(图2-4)
图2-4 耳廓-纤维软骨
耳廓是由一块纤维软骨、多条韧带和肌肉以及一片皮肤被覆组成。
纤维软骨形成一弹力薄板,除耳垂外占据耳廓整个范围。纤维软骨决定着所有的隆凸,是由大量弹力纤维组成,像蚌壳似的厚软骨膜覆盖着纤维软骨的两面。耳廓软骨继续向内借助一个位于耳甲腔内和耳屏外方的下桥或峡与外耳道软骨相接。耳屏框架是由外耳道软骨沟的前和外延长部分组成。在耳屏和耳轮间无软骨桥(此处可行耳内切口)。
剥光的软骨则显得更清楚易辨:植入的耳轮棘与耳屏成对比;耳轮尾借深孤度与对耳轮分开;垂直窄桥位耳甲腔内面。
韧带可分两组(图2-5):
1 .外韧带:连接耳廓和颞骨。分两组:①前韧带:自耳轮棘和耳屏到颧突。好像一股帽状腱膜的增厚。②后韧带:连接小桥到乳突。
2.内韧带:全部都插进耳廓。该韧带填充软骨切迹并保持软骨的构形。
图2-5 耳廓-韧带和肌肉
肌群是原始的,在男性实际上已不起作用。可分为两组:
1 .耳廓外肌群,极微细,分布在耳屏周围,呈定向性排列。①耳前肌,位于耳廓前方,发自耳屏棘和耳甲腔前缘到颅浅筋膜。②耳上肌,向上伸进颅浅筋膜或帽状筋膜。下降部分的肌纤维集中地分布在耳廓内面并自行固定在其凹部,正对着是耳屏窝。③耳后肌,由2或3层浅筋膜组成,纤维分布方向朝前至耳甲腔的凹中部,向后分布到乳突骨衣的被盖。
2.耳廓固有肌群或内肌群,自耳廓软骨分布到耳廓皮肤或连接两部分软骨。①耳轮大肌,垂直地伸向耳轮前部。②耳轮小肌,延伸到耳轮根部游离缘。③耳屏肌,呈一垂直纤维状,位于耳屏外面。④对耳屏肌,由此行向对耳轮下端。⑤横肌和斜肌,位于耳廓内面并由耳甲腔相应地向耳轮沟和舟状窝凹面分布。
外面的皮肤细嫩,紧贴软骨衣并分布到软骨最小皱襞上。内面的可活动,由脂肪垫相隔。
耳垂部的两片皮肤稍增厚,借一丰满的脂肪组织垫将两侧皮肤分开。小柱系统;除耳垂部外,其他均属单纯茸毛。耵聍腺特别是在耳甲处很发达。
(六)血管供应及神经支配(图2-6,2-7,2-8)
图2-6 耳廓动脉
图2-7 耳廓-静脉和淋巴
图2-8 耳廓-神经支配
耳廓血管网纯属丰富的末梢循环部分。
动脉为两大主干:
1.耳前动脉:来自颞浅动脉。通常分为3支:①供应耳轮部分的上动脉;②供应耳轮根部的中动脉;③供应耳屏及耳垂部分的下动脉。
2.耳后动脉:最重要,来自耳后动脉的前末支,分出许多细支供应耳廓内面。有些支供应耳廓外面,或分布在耳轮周围(环动脉),或穿入纤维软骨内(贯穿动脉)。
此二前后动脉相互吻合交通。
静脉向前汇入颞浅静脉,向后入耳后和乳突导静脉,向下直接流入颈外静脉并组成一静脉主干道。
淋巴结由大量淋巴网形成,按其起始点又可分为3部分:①耳前部:外面的前上区通入耳屏前淋巴结和浅筋膜下腮腺淋巴结。②耳下部:外面的下区和整个耳垂淋巴流入腮腺下淋巴结。③耳后部:外面的后部和整个内面流入腮腺下和乳突淋巴结。
淋巴结的输出管道都可以直接汇入到颈外深淋巴结群中。
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来自面神经之支。耳后支恰好出自茎乳孔下方,绕经二腹肌后腹的前方,转向乳突尖端前缘并支配耳廓内面肌群和耳后、上方诸肌。面颞神经之颞支支配耳廓外和耳前诸肌。
感觉神经有许多来源:
三叉神经借其颞神经司耳屏和耳轮升部之感觉。
颈浅神经丛通过其耳支司耳轮前和耳轮大部分区域、对耳屏、整个耳垂、耳廓内面等处之感觉。
面神经的感觉支分出一支自茎乳孔并绕过乳突前缘至外耳道下方,然后再转向外耳道后壁之深部。
Ramsay-Hunt神经支配耳甲和耳屏、对耳屏以及对耳轮近区。
Ramsay-Hunt神经供应区域,包括外耳道和鼓膜。
肺胃神经颈静脉窝吻合支来自颈静脉神经节,可分出外耳道的感觉支。据Temple-Fay,肺胃神经同样也参与Ramsay-Hunt神经的供应区(同时也是一个小的耳后区域)。据Garcien,面神经和肺胃神经的个体变异很大。
(七)耳廓畸型
耳廓畸型有多种多样,所谓的大耳症、小耳症、无耳症、脱耳症等等,后者可由许多因素造成,特别是耳甲增厚、乳突耳甲角开放症或对耳轮角裂开。
耳廓结节(Darwin结节)是一最常见的畸型。此隆起多少有些显露,常位于耳轮游离缘,在其后上方呈现软结节或三角板状。
二、外耳道(图2-9)
图2-9 耳廓和外耳道
外耳道为一条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的管道,接壤于耳廓并延至鼓膜。外耳道与耳廓存有分界线,但二者难以分开。
(一)形状
个体差异很大。总而言之,外耳道呈一横置弯曲柱状,方向由前向后,而非直行。
外耳道在自身的内部前下壁转弯行向前下方。外耳道垂直其轴的切面呈椭圆形,其水平面大轴比深部切面倾斜的更多些。
水平面观,外耳道走行呈一斜形S状,分三段:①外段明显斜向前方,行至耳屏基底部。②中段横行向后方,包括纤维软骨外耳道的内部分和骨性外耳道的外部分。③内段朝前走行。
在垂直面,外耳道呈一凸出向上弯曲:①外半段接近水平。②内半段斜向内方。下壁内段与鼓膜的位置呈倾斜状,有向上外的敞开角,名为外耳道窦。
(二)方向
外耳道总轴由外向内倾斜,自下向前倾斜。矢状切面向后呈约80°敞开角。外耳道轴接近于内听道轴的延长。两轴形成的钝角约160°开向后方。
(三)长度外耳道长平均25mm。但由于鼓膜向下向内倾斜而致下壁与上壁相比约长出5mm。
(四)内径
外耳道由外向内逐渐减小到外3/4、内1/4结合处。然后又增大管腔直到鼓膜,狭窄部或峡部位于外耳道骨段,离鼓膜后方2mm,离其前部8mm。其最大直径约达8~10mm,最小5~6mm。
(五)结构
外耳道外段为软骨和纤维组织构成,其内段为骨结构并为耳廓皮肤延伸部分所遮。
纤维软骨部分为耳廓软骨架向内部的延长。管柱由下边软骨组织和上边的纤维组织两对立沟组成(图2-10,2-11)。
图2-10 外耳道-纤维软骨部构成部
图2-11 外耳道骨部
软骨沟凸向上方。在外面,借下方的软骨桥或峡附于耳廓纤维软骨上。在峡的后方,其凹面处由大部纤维组织相嵌。峡的前方为耳廓的凹部。在前方,软骨的前面有两个相当大的裂隙,几乎呈垂直汇向内上角并由纤维组织所封闭。此为Duverney切迹,以便于外耳道活动。在内侧,软骨形成一三角长舌形,连于鼓膜的粗糙不平表面。在后方,其凸面高度由外向内逐渐减少。
完整的纤维沟占据纤维软骨耳道壁的高处。纤维沟与填满软骨隐窝的纤维组织相连接并把软骨连接到骨部。
骨部约占外耳道内三分之二,长可达16mm。骨部由三部分组成:①颞骨鳞部,在上方,在其颧根下水平部分到一个内窄(2~3mm)外宽(8~10mm)的表面上。②乳突,在后方,鳞部内。③鼓部占满耳道呈上凹面沟形(图2-12)。
图2-12 外耳道-颞骨组成
外耳道大小随个体变异很大。经常为单纯沟,有时近圆柱状。其前唇菲薄,自行向后盘卷并向内形成托架。此即为前鼓角。后者倚在后颧骨粗隆的后面并由岩鼓裂的起始部隔开。其后唇宽,借后鳞鼓裂与乳突相连。该裂早期消失,仅留一条浅的细条纹。
外骨孔大部分为鼓部形成,前方很薄,后方粗厚并斜向下、外。
在后上角有一弯曲板同心向外耳道轴,自行脱离颞鳞部,此即外耳道上棘(Henle棘)。此耳道口连接纤维软骨部。
耳廓皮肤向内延伸成外耳道皮肤被盖并与鼓膜外层相连续,与骨壁贴得很紧,特别是在那些缝隙和前鼓角处明显些。
纤维软骨部皮肤增厚,脂肪组织量少而重叠,有细茸毛覆盖。
皮肤及腺体①表皮:皮脂腺。②皮下组织:耵聍腺,为顶端分泌的特殊汗腺(浆液腺)。③更深处的汗腺分泌开口不在上皮表面,而在毛囊内,分泌来自皮脂腺的分泌物。腺体体大(自0. 2到1mm直径),形成一特别增厚的冠帽,其绕行管粗可达4到5mm。一部分在性激素控制下到青春期发育达最高峰,依年龄增长可自行减少。顶端分泌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物经排出总管排出。耵聍乃为皮脂腺和汗腺分泌物混合而成,含有蜡样酸性物以保护上皮。
在骨部,皮肤光滑干燥,与骨衣紧密相贴,越近鼓膜处,其皮肤越变得菲薄。
(六)毗邻关系(图2-13,2-14)
图2-13 外耳道
骨部:前和下部毗邻
图2-14 外耳道骨部:后毗邻
前壁与颞颌关节相邻。在内侧,鼓部骨片薄,有时留有缺损处,借纤维脂肪组织与下颌骨髁突的内三分之二相邻。在外侧,软骨段耳道借腮腺延伸部分与髁突外三分之一相依。面神经各支分布该处。下颌骨髁突的活动在软骨部耳道是很敏感的。
后壁借一易变的厚骨隔与乳突气房相隔。一些细小的脉管与气房与耳道相通。
面神经管的第3部分下降到骨管的内部,后者起保护作用。此为Gelle面神经(面神经管)骨。此神经走行降垂直或稍向外侧,由于鼓膜相对倾斜,外耳道后壁正好同面神经管的下一半发生关系。有3~4mm稍增厚的骨质将整个骨部外耳道内部后下角与面神经隔开。
上壁:①外侧为膜软骨段耳道,直接与颞部所属组织相近;②在内侧,与头颅的中部相壤,颞鳞的基底部为一气房凹陷,在海绵状骨质中多少有些气房发育,以使两面皮质相隔开。在内面,继续与鼓上隐窝相连。在外面与颧骨长(纵)根相壤(耳道半圆顶)。
下壁与腮腺相邻,腺囊贴到软骨膜上。
(七)血管供应及神经支配所有的动脉来自颈外动脉之支(图2-15)。
图2-15 外耳道-动脉
1 .软骨部同耳廓同属一条动脉。由耳后支和颞浅支供应。
据Haus所述,此等小动脉除上部稍向鼓膜松弛部和锤骨柄处延长一段外,止于外耳道峡部。
2.骨部外耳道由茎乳动脉之支;特别是鼓膜前或耳深(Poirier)动脉供应,供应动脉穿越鼓膜和鼓膜切迹。
据Nager记载,鼓膜前和耳深动脉是两条不相同的动脉,两支均是来自颌内动脉。第一支穿过岩鼓裂(GIaser裂),第二支通向骨部外耳道底板。
静脉可区分为两组:①前静脉系汇入颞浅静脉和颞颌耳周静脉丛。②后静脉系终止于耳后静脉。淋巴回流到耳廓的同组淋巴结群。
神经为耳颞支。
外耳道的感觉支,面神经之支,其组成有:①Wrisberg神经中间纤维;②肺胃神经之纤维。
此等神经进入骨软骨结合部。
(八)儿童外耳道
新生儿之鼓部呈一骨弓状,主要为膜性外耳道,很明显地斜向下内方,骨性耳道将到一岁时发育。乳幼儿的外耳道呈直线状,短而相对粗些。
结论:外耳道首先是一非常完美的骨腔道,尽管它有数处弯曲。然而有时,特别是前鼓角处,骨性耳道前端变平成为一个到鼓室前部的清晰的视线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