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赋 并序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天津古籍出版社《汉魏六朝小赋译注评》第186页(3924字)
初,张衡作《定情赋》(1),蔡邕作《静情赋》(2)。检逸辞而宗澹泊(3),始则荡以思虑(4),而终归闲正(5)。将以抑流宕之邪心(6),谅有助于讽谏(7)。缀文之士(8),奕代继作(9);并因触类(10),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11),复染翰为之(12);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13)!
夫何瑰逸之令姿(14),独旷世以秀群(15);表倾城之艳色(16),期有德于传闻(17)。佩鸣玉以比洁(18),齐幽兰而争芬(19);淡柔情于俗内(20),负雅志于高云(21)。悲晨曦之易夕(22),感人生之长勤(23);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24)。褰朱帏而正坐(25),泛清瑟以自欣(26)。送纤指之余好(27),攘皓袖之缤纷(28);瞬美目以流眄(29),含言笑而不分(30)。曲调将半,景落西轩(31)。悲商叩林(32),白云依山。仰睇天路(33),俯促鸣弦(34);神仪妩媚,举止详妍(35)。
激清音以感余(36),愿接膝以交言(37)。欲自往以结誓(38),惧冒礼之为愆(39);待凤鸟以致辞(40),恐他人之我先(41)。意惶惑而靡宁(42),魂须臾而九迁(43)。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44);悲罗襟之宵离(45),怨秋夜之未央(46)。愿在裳而为带(47),束窈窕之纤身(48);嗟温凉之异气(49),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50),刷玄鬓于颓肩(51);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52)。愿在眉而为黛(53),随瞻视以闲扬(54);悲脂粉之尚鲜(55),或取毁于华妆(56)。愿在莞而为席(57),安弱体于三秋(58);悲文茵之代御(59),方经年而见求(60)。愿在丝而为履(61),附素足以周旋(62);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63)。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64)。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65);悲扶桑之舒光(66),奄灭景而藏明(67)。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68);悲白露之晨零(69),顾襟袖以绵邈(70)。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71)。
考所愿而必违(72),徒契契以苦心(73)。拥劳情而罔诉(74),步容与于南林(75)。栖木兰之遗露(76),翳青松之余阴(77);傥行行之有觌(78),交欣惧于中襟(79)。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80)。敛轻裾以复路(81),瞻夕阳而流叹(82);步徙倚以忘趣(83),色惨凄而矜颜(84)。叶燮燮以去条(85),气凄凄而就寒(86);日负影以偕没(87),月媚景于云端(88)。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89);悼当年之晚暮(90),恨兹岁之欲殚(91)。思宵梦以从之(92),神飘飖而不安(93);若凭舟之失棹(94),譬缘崖而无攀(95)。于时毕昴盈轩(96),北风凄凄;不寐(97),众念徘徊(98)。起摄带以伺晨(99),繁霜粲于素阶(100)。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101);始妙密以闲和(102),终寥亮而藏摧(103)。意夫人之在兹(104),托行云以送怀(105);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106)。徒勤思以自悲(107),终阻山而带河(108);迎清风以祛累(109),寄弱志于归波(110)。尤《蔓草》之为会(111),诵《邵南》之余歌(112),坦万虑以存诚(113),憩遥情于八遐(114)。
【译文】:
当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都约束放荡的言辞,而归于恬淡寡欲,开始的时候放纵种种遐想,最终则归于防范纠正。用来抑制放荡的心念,大概有助于含蓄的劝告。撰写文章的士人,一代接一代都相继而作,并写出同一题材的作品,其辞藻及含义均有所拓展。我隐居田舍,较多闲暇,也挥笔写上一篇,虽文采不足,至少可以做到不违背前代作者的意图。
是那样飘逸和美丽,绝代的秀色超俗奇异。虽然以艳色为主要的表现,而旨趣仍归于良好的名声。佩戴着铿锵的美玉以显示高洁,和幽兰比试谁更芬芳;平凡的心中有淡泊的柔情,又怀有凌云的壮志。悲哀那晨曦初照又倏忽到了夜晚,感叹人生的多艰。同样都活过一生,为什么缺乏欢乐而忧愁繁多?揭开红色的帏幕,端坐鸣琴,尽情弹奏,聊以自慰。手指纤纤送出美妙的音色,扬起白袖舞姿缤纷。美目传情,似言似笑。曲调演奏将近一半,太阳已经落下西窗。悲惨的秋风吹打着树林,白云环绕着山峰。仰头凝视着天空的景物,低头拨弄着琴弦,那神态是多么妩媚,一举一动是多么安闲柔美。
弹奏起清新的音乐使我感动,我愿同她促膝谈心。想亲自前往和她订立相爱的盟约,又担心违礼而产生过错;想等待凤鸟来传递话语,又恐怕别人抢在我的前面。内心动荡,魂梦不安。我甘愿作美人衣服上的领子,以便闻到她头上的余香;但可惜晚上要脱掉衣服,所以怨恨秋夜过于漫长。我愿作美人的裙带,可以束住她的纤腰;可惜天气有冷有热,不免要脱去旧衣而换上新装。我愿作美人的发油,可以润泽她头上的黑发;但是又恐怕她经常洗头,就随着清水而失去光泽了。我愿化作美人眉上的青黛,可以随着她的美目而轩昂;但是比起脂粉来,会被那鲜艳所压倒。我愿化作草织的席子,供美人在秋天睡卧;但是遇到该换褥子的季节,又要到第二年才需要。我愿化作丝织成的鞋子,供美人的步履;但是她的行动是有限制的,总有空搁在床前的时候。我愿化作白天的影子,随着美人的形体而不离;但可惜高树有时会把我遮掉。我愿化作夜间的烛光,在柱间照耀美人的容貌;但可惜一到日出,就不得不把我熄灭掉。我愿化作竹制的扇子,为美人激起清风;但一旦凉露下来,就不得不远离她的襟袖。我愿化作树木中的梧桐,成为她膝上的鸣琴;但恐怕她乐极兴悲,会把我推开不再弹了。
细想起来,所愿皆虚,徒然苦苦不舍。怀着苦情无处诉说,姑且在南林中徘徊着。停留在坠露的木兰之下,遮蔽着青松的树荫。或许在行路中偶然相逢,心中交织着喜与惧的感情。始终不能再见,只好放弃这种念头,不必空寻了。从原路回来,对夕阳而兴叹。步履踟蹰忘记前行,形色凄惨而表情庄重。树叶簌簌离开树枝,天气凄凄而逐渐寒冷;太阳偕着影子一起消失,月亮显现出明媚的景象挂在云端。鸟儿悲鸣着孤独地归巢,野兽去寻找同伴尚未归还。哀伤今年将要走到尽头,现在已是岁暮年终。想着要去寻找夜晚的梦境,心神动荡而不得安宁;就像船失去了船桨,又好比上山而无物攀缘。此时群星照满了窗户,北风吹得凄凉;思念回忆使我久久不能入睡,各种思想萦绕脑际。起来穿上衣服,等天亮,满阶都是寒霜。在鸡叫以前,听到远处的笛声;笛声开始是平和的,结果却变得高亢而激烈。因笛声而想象美人也许就在这里,希望行云传递思慕之情;行云飘逝没有答话,时光不再来了。徒然苦思而独自悲伤,终于被山河所阻不得前往。迎着清风以排除烦恼,将那柔弱的情思付之于退去的流水。不赞成《郑风·蔓草》所描绘的私会,吟诵《召南》中留下的合乎礼法的歌曲。一切的思想都摊开了,省察自己的诚意吧,远远地寄托在八方之外。
【评析】:
《闲情赋》是抒写爱情的佳作。这篇赋乃渊明的早期作品。闲,《说文》:从门中看木。防止、挡住的意思,闲情即约束放荡之情。作者在赋中写自己对一个德貌双全的美人的爱慕和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美好纯真的男女爱情生活的渴望,其感情炽烈、奔放、真诚。关于《闲情赋》的评价,历代评论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此赋宣扬了淫荡的感情;有人认为此赋“好色而不淫”,最后归于闲正,有助于讽谏;有人以香草美人的传统说法来解释,认为它含有影射追求政治理想的意义。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中说:“被论客赞赏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先生,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太久了,但在全集里,他却有时很摩登,‘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虽然后来自说‘止于礼义’,未能进攻到底,但那些胡思乱想的自白究竟是大胆的。”鲁迅上述一段话对《闲情赋》作了恰当的评价。《闲情赋》在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比作各种物象,大胆地向自己的恋人倾吐了爱情,如醉如狂,痴诚感人。在结构上曲折变化,起落无迹,跌宕起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赋中还充分地运用了赋的铺张、用韵、骈偶和辞藻华丽的特点,对诗人的热恋之情作了浓重的描绘和渲染。在人物心理描写上细腻深刻,有独到之处。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自幼家境贫困。二十九岁始任江州祭酒,不久便辞官归去。此后又出任过参军、彭泽令之类的低级官吏,但时间都很短。四十一岁之后便归隐田园,一直到去世。陶渊明是晋宋之际的杰出诗人,他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的人生哲学,他的“癯而实腴”、看似平淡却具有浓厚诗意的作品风格,都给后世诗人以深远影响。他的散赋与散文尽管不多,但是能寓深情厚意于朴素自然之中,同他的诗作在风格上有一致之处。有《陶渊明集》和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