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7页(971字)
为了及时总结重建社会学的经验,1982年5月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在武汉举行年会。全国除台湾省外有350多人参加了这一中国社会学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会。会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重建中国的社会学。
首先,与会者进一步明确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重建社会学的指导思想。大家一致认为,社会学学科的中断并不意味着对中国社会进行科学认识的停顿,相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党所进行的大量的调查研究,应当加以总结和提高,使之成为重建社会学的一份宝贵财富。
其次是提出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这一根本任务。费孝通在学会上的发言中指出:“我国的社会学既以结合实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为其目标,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学必须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成长起来。……我国的社会学必须是反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社会的社会学。它的内容既不可能是解放前的社会学的简单恢复,也不可能是任何外国社会学的直接引进。我们虽要批判地继承所有过去社会学的成果和批判地吸收西方社会学的成果,但必须以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实际为主,通过实践的考验逐步发展我国自己的社会学”(《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社会科学的探索》)。
由吴承毅主持的社会学规划座谈会紧接着年会而举行。他在发言中再次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建设方针,并指出重建社会学的主攻方向应是按照现实社会发展需要落实调查项目(《社会学规划座谈会在武汉召开》,《社会学通讯》1982年第3期)。会上经过酝酿,提出了“江苏小城镇研究”、“中国城市家庭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等课题的初步设想。这三个课题在次年4月于成都召开的社会学规划会议上得到了论证和确认,被列入国家“六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学科建设方针的确定标志着社会学步入了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新阶段。从此以后,广大社会学工作者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不仅为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而且促进了学科理论和方法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