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成果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78页(8105字)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建国初期,主要进行理论建设,对实用主义心理学和测量学进行批判。由于全面否定了西方心理学,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但在60年代初期,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在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探索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一些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的注目。其中主要是关于教育和儿童发展关系的理论问题(朱智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它体现在以下四个问题上:

1.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有关学者认为,现代遗传科学证明,遗传在儿童身心发展上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它对大多数正常儿童说来,只能作为生物学条件给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如何向现实性转化,则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或内部矛盾 研究成果表明,环境和教育虽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但不能采取行为主义者的那种环境机械决定论或教育万能论的观点;环境和教育这些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因,必须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才能起作用。

3.教育影响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研究表明,从采取教育措施到儿童心理发展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内容必须为儿童领会、掌握,才能引起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量变,通过量变的不断积累,才能实现心理发展上的小的和大的质变。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和个别特点的关系 不少专家认为,儿童心理在正确教育影响下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又有其年龄阶段性,每一阶段有其量变和质变过程。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作准备。而且处于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又有其个别特点。

(二)对古代教育心理学思想的研究 吸取我国教育心理学思想的精华,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有着重要意义。有些研究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工作。多数研究者对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探讨和阐述,如杨鑫辉的《试论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燕国材的《孔子的德育心理学思想》、《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赵年荪的《试论孔子的智能说》以及罗佐木的《孔子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论着都是较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此外,对《学记》、《乐记》中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整理和挖掘以及对北宋二程的学习理论,《墨经》、《论衡》中朴素的教育心理观的研究和整理,对《淮南子》中关于学习问题的独到见解的评介和韩非的道德心理观点的探讨,以及对孟子荀子、王充、范缜、朱熹等人的教育心理思想均进行了研究。林传鼎的《我国古代心理测验方法试探》、燕国材的《先秦心理思想研究》中关于孔子的教育心理思想等研究,都是近几年来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为建立中国教育心理学思想资料库奠定了基础。

(三)对外国教育心理学的评介 介绍外国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一直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界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翻译出版了一批当今国外教育心理学专着和教材,如〔苏联〕柳布林斯卡娅的《儿童心理发展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美〕M·索里等的《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美〕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日〕大桥正夫的《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美〕L·比格的《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出版社,1983年)。张德琇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一书,对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介绍和公允的评论。此外,对极有影响的认知派着名的学习理论做了大量的评介、研究,如勒温的场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说,苏联加里培林等的学习活动理论等。对西方品德心理三大派别的理论:即以班拉图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新行为学派的理论、以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派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和新精神分析学派以及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理论,进行了介绍和研究,为借鉴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先进研究成果,建立我国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四)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及一些着述的编辑出版 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63年出版了“讨论稿”,1980年经修订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以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联系教育实际来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最初尝试。邵瑞珍等的《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吸收了西方教育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在体系结构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在揭示学校教育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心理学原理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学习。朱智贤、林崇德的《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是他们多年研究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成果写成的我国第一部思维心理学专着。该书对思维的实质,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儿童、少年、青年思维发展的具体特点,思维发展的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阐述。

此外还出版了冯忠良的《智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章永生的《教育心理与教学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以及李镜流的《教育心理学新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等一批教育心理、教学心理、品德心理学方面的专着。

(五)教育心理 这是教育心理学中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活跃的领域,它涉及中小学的各科教学,但研究多集中在中小学语文和算术这两个学科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小学数学的心理学研究 如对小学四则应用题的结构、中学有理数和平面几何的教学、儿童、少年数学概念的发展等的研究,有的结合学制改革或儿童年龄特点进行。如六岁儿童入学问题的研究与小学五年级学习代数的研究。许多人对小学算术运算技能形成的研究,揭示和描述了运算技能的形成条件和因素,并对小学生在形成运算技能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和错误,作了心理学上的剖析。

2.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记忆特点的心理学研究 如小学生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证明,小学生运算思维能力及思维结构都存在着年龄特征和关键年龄,这种年龄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3.带有普通心理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4.语文教学心理研究 研究表明,小学生分析概括和辨认汉字字形能力的第一个转折点在一年级上学期。第二个转折点在一年级下学期到二至五年级之间,其特点是熟字到生字的辨认能力的“迁移”,这是过字形关的一个重要转折。小学识字教学,一直有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教学方法之争。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认为,这仅是方法之别,殊途同归。考虑到不同方法的个别适应性,只要不违反儿童心理特点,掌握好汉字音、形、义三者的辩证关系,突出主要矛盾,即能达到提高识字效果的目的。

5.教学中学生认知方式的研究 华东师大心理系“学与教的理论模式与应用”研究小组,关于认知结构同化论在几何概念与规则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对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迁移知识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刘静和领导的“现代小学数学”实验研究小组,从1980-1985年开展了五年的实验研究工作,其初步取得的实验成果,对于借助小学数学手段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6.程序教学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及有关人员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他们在许多学校进行了代数,识字、英语的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的实验研究。卢仲衡等“促进初中学生自学数学有效的心理学原则”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程序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所编的自学教材优于欧美的课本式的程序教学,并有推广意义。有关专家认为,这项研究,为准确地研究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能力发展过程,开拓了一条新途径。最近,这项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报》1985年12月3日)。

(六)德育心理 自1962年2月中国心理学会召开教育心理专业会议以来,德育心理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着。主要研究课题为:

1.关于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方面的心理学;2.关于阶级教育的心理学;3.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心理学;4.关于榜样教育的心理学;5.关于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学习动机和课业责任心等问题的心理学。这五个方面的研究,初步探索了德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途径。其中一种研究途径是:从个性品质的形成和认识活动密切相关的设想出发,从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评价能力角度,探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问题。另一种途径是:研究各种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条件在形成学生品德中的作用。第三种途径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

6.关于中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从品格诊断学的角度出发,对问题行为的类型、转化和矫正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符合问题行为的特点和转化规律。

7.青少年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问题的心理学 目前一些人对工读生不良品德的形成与矫正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8.学生品格测定和品德评估的心理学 如何使学生道德品质的鉴定、评价科学化,全面、准确地评估、反映学生道德品质的特点、差异及其区分度,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德育心理课题。上海市教科所德育评价研究小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学生品德评定指标体系》,《上海教育科研》1986年第3期)。

(七)测量与评定 编制科学、客观的量表,准确地测量和评定教育、教学工作,日益受到教育心理界的重视。吴锦镖、薛惠芬等对上海徐汇区1340名男女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测试,采用“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言语和数学推理两项学习能力的测试,结果表明,男女生的言语能力无显着差异。小学男女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无显着差异,初中男生的数学推理能力高于女生,并有显着差异。男女生的能力增长都是不等速的。《试论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研究对教育评价的借鉴作用》是全国体质综合评价课题协作组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其初步成果“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已于1985年12月通过鉴定。李丹、戴忠恒等1980年10月在上海市区对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进行了试探性研究,wisc——R在上海市区6~16岁儿童中抽样试验结果表明,这个量表是较好的测量儿童智力的工具。测试数据说明,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都是令人满意的。由张招基、陈会昌研究编制的气质测量量表是我国自编气质测量量表工作的开端。上海市教科所办学水平评估研究小组制定的“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导体系”,对于准确、全面评估学校的办学质量,端正办学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李绍衣等通过长期的试探,编制了《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诊断量表》。“小学生数学能力测查与评价”全国课题协作组,为综合地测定和评价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五年之久的研究工作,编制完成了可供我国城市小学使用的六套数学能力测验以及小学生数学兴趣问卷、性格问卷和家长问卷。从1982年起,协作组利用第I-N套测验对国内九个地区近两千名一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跟踪测查到四年级,四年正式试测的结果表明,第I-N套测验都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绝大多数题目的鉴别力是好的和非常好的,中年级小学生可以鉴别的数学能力,也能反映小学低、中年级男女学生数学能力差异的具体情况和1-4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协作组还从中年级开始,开展了非智力因素与数学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1985年对1445名参加第N套数学能力测验的学生所做的兴趣问答结果表明:问卷的三个子量(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抱负)都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态度和抱负水平。

(八)个性心理的研究 1.个性心理学的方法论。2.个性实质、组成要素与心理结构,如燕国材明确提出的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个性理论。3.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个性演化的阶段和层次,如简论个性发展的动力;对306名大学生气质特征的调查分析;关于班集体对13-14岁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的分析以及不良品德形成与矫正问题。此外,还出版了由高玉祥编着的《个性心理学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九)智力问题的研究 大致包括:1.关于智力结构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争论,我国心理学界普遍认为能力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总合,既具有一般能力,又有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多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在种种特殊能力中概括化了的能力,也就是智力。其主要结构包括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方面研究较为突出的成果是:吴福元等的《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智力结构》一文(《教育研究》1983年第4期),采用国内修订的WAIS作为测量智力的工具,探讨了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智力结构等问题,明确提出将智力结构划分为素质结构、认知结构(智力因素)、动力结构(非智力因素)“三个亚结构”的观点,认为智力结构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综合体。作为一个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性,这三个亚结构有机地综合为一个整体。

2.智力发展的动力、智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智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4.智力及其个别差异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超常儿童的心理学研究,如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智力发展的追踪研究:《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追踪研究五年》(《心理学报》1986年2期)以及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参照指标手册(试用)等。(2)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学研究。(3)常态儿童智力超常发展的心理学研究。这个课题正日益受到教育心理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上海师大教科所的《中小学教育体系整体改革实验》(《教育研究》1985年第5期、第6期)表明,只要教学过程组织得合理,就能提早打开孩子们智慧的闸门,使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少年儿童提前两三年完成现行中小学所规定的学习任务,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超常发展。

5.青少年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如黄煜峰、杨宗义等的《我国在校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5年第6期)等系列研究,对我国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6.智力和年龄的关系 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员曾利用模糊集理论和信息论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者在推理过程中的智力差异进行了研究。吴锦骠等的《对中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测试》,探索了不同年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教育心理学依据。

(十)密切结合教改的心理学研究 1985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以“如何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为主题,会上一些研究者介绍了以教育心理学为指导来设计教改方案、进行实验研究的成果。除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进行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之外,在语文、英语等课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以及高考制度改革等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成果。吕敬先的《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教育研究》1986年第1期),把语文教学与丰富多彩韵生活结合起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儿童识字、观察、阅读、说话和写作,正确地处理了语言的吸收和表达的关系,促进了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北京25中郝又明老师运用心理学原理,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顺应学生的心理,消除了他们在外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从而大面积提高了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华东师大教科所小学综合实验组的《小学教育综合整体实验之研究》(《教育研究》1986年第1期),为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对表现在横向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结合和体现在纵向的各种教育要求的系统街接上,从儿童心理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李伯黍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道德教育模式”的观点(张吉连:《结合教改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学术年会纪要》,《教育研究》1986年第3期)认为,道德教育不论是根据传统的、发展的、还是我国最近试行的模式,都不够合理完善,为解决这个问题,应找出道德教育中的主要因素及依据学生道德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制定我国道德教育的系统方案。孙煜明结合归因理论,探讨了“中小学生责任心和控制点发展”(同上)这个新课题。研究证明,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结果的不同归因(控制点的发展),体现了责任心的水平,学生责任心和控制点内在化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

3.张德琇:《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4.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5.朱智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

6.陕西师大教育心理学教研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心理学报》1980年第2期。

7.林崇德:《坚持在数育实践中研究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8.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的现状及科学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9.陈仲永等:《关于智力结构的理论》,《辽宁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6期。

10.卢仲衡:《提高自学效果的学习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报》1984年第4期。

11.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中国心理学六十年的回顾与展望》,《心理学报》1982年第2期。

12.潘菽,《中国心理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心理学报》1985年第1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