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马台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74页(741字)
主要集中在地理位置和社会性质两个问题上。关于邪马台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有日本“九州说”和“畿内大和说”两种对立见解。王金林在《从〈魏志·倭人传〉看邪马台国的社会性质》(《河北月刊》1983年第1期)中认为,邪马台国的所在地是在九州北部。汪向荣在《邪马台国》一书中,以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代人口的分布和铜铎的制作与分布状况为依据,认为邪马台国是在畿内。1981年10月,中国日本史研究会古代史分部会举行学术座谈会,会上,有关邪马台国地理位置有五种不同的见解:(一)九州说;(二)畿内大和说;(三)畿内、九州两说都有不足之处,确切结论,有待考古发掘的突破,但就目前资料看,九州说较为合理;(四)从目前资料看,畿内、九州两说都不能成立,有待于考古学的突破;(五)北九州存在邪马台国的同时,畿内地区也已有国家产生《日本史通讯》1981年第3期)。
关于邪马台国的社会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种见解:(一)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集权的部落联盟;(二)虽已产生国家机器的萌芽,但只是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的强大的部落联盟;(三)刚刚从原始社会中脱胎出来的、粗具规模的奴隶制国家;(四)已具备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所说的国家特征,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国家政权。
与邪马台国问题讨论有密切联系的是铜镜问题。王仲殊的《关于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问题》(《考古》1981年第4期)以我国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否定了以往认为三角缘神兽镜是在中国制造的传统观点,认为日本畿内地区大量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是东渡的吴国工匠在日本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