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米特洛夫与中国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85页(872字)
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是保加利亚人民的领袖和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杰出活动家。中国的东欧史研究者长期以来把季米特洛夫的生平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解放初期,对季米特洛夫的生平,特别是对他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进行过介绍和评论(《季米特洛夫传略》,《人民日报》1951年7月2日;杨子竞:《反法西斯的战士——季米特洛夫》,《历史教学》1952年第4卷第19期;Ν·П·拉赫罗诺娃:《莱比锡案件所引起的国际反法西斯运动史略——记念季米特洛夫诞生75周年》,《史学译丛》1957年第6期;彼·弗格林:《历史上难忘的一页》,《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1958年第4期)。近几年来,我国对季米特洛夫的研究又开拓了新的领域。许多研究者就季米特洛夫与中国革命的问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有的学者认为,季米特洛夫对东方各国的革命,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运动十分重视,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张海滨:《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2年第6辑);他提出用统一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建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的口号(马细谱:《季米特洛夫和中国革命》,《红旗》1982年第12期)。
有的对于季米特洛夫代表共产国际对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所给予的高度评价,进行了研究和论述,并指出季米特洛夫的这些活动,对巩固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政治局路线,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杨燕杰:《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季米特洛夫——纪念季米特洛夫诞生一百周年》,《东欧丛刊》1982年第1辑;叶明珍:《保加利亚人民的卓越领袖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苏联东欧》1982年第3期)。
季米特洛夫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也有人指出,由于种种历史条件,他也有个别失误的地方。例如,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给中共中央的一封由季米特洛夫亲自审定和签署的电报中,曾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意见和不适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