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88页(682字)

建国初期,江苏没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分散在高等院校、宣传部门、文博单位及党政机关,处于自发研究状态。1956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次规划会议后,开始筹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58年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先后成立了历史、经济、文学3个研究所,1959和1960年又相继成立了教育所和哲学所。1961年5月历史、经济、哲学3所合并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在高等院校中,1964年南京大学成立了英美文学、近现代英美对外关系、戏剧、非洲经济地理4个研究室。此外,南京博物院也设立了研究部。至“文革”前夕,全省已有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近10个,专职研究人员100余人,并拥有一批学术上造诣很深的着名专家。

十年动乱期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被解散,工作被迫停止。

粉碎“四人帮”后,该所恢复重建。1980年2月又扩大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陆续设立了经济、历史、文学、哲学、社会学、情报、政法、世界经济8个研究所。与此同时,各高等院校、省有关党政部门和部分省辖市也纷纷成立了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截至1986年底,全省县级以上(不包括县级)单位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已有近百个,专职研究人员7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150多名,还有一大批以大中专院校、党校教师和党政宣传、文博图书部门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兼职研究人员和业余研究者,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多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络和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的研究队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