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战文化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53页(739字)

抗日战争时期的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空前高涨,被誉为“文化城”。60年代初期,《广西日报》副刊增辟《桂林文化城忆旧》专栏,但在十年内乱中被扼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西日报》恢复了这个专栏。《广西文艺》、《学术论坛》分别增设了《烽火桂林》、《桂林抗战文化研究》专栏。之后,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设立了桂林抗战文化研究室,广西师大建立了现代文学研究室,桂林市建立了桂林文化城陈列馆。这些单位比较系统地搜集有关史料,开展专题研究,把桂林抗战文化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其中,《司文森研究资料》是全国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桂林抗战文学》则是全国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项目。几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1、确定了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分期;2、分析了桂林文化城的成因;3、充分肯定了桂林文化城的历史地位;4、在搜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编辑和整理了一些专业丛书、年表和资料。目前已出版丘振声等选编的《西南剧展》(上下册)(漓江出版社,1984年),对抗战时期1944年2月至5月,在桂林举行的规模空前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简称“西南剧展”)的史料,作了第一次较完备的搜集和编纂。潘其旭、王斌、杨益群、顾绍柏选编的《桂林文化城纪事》(漓江出版社,1984年),汇集了茅盾、巴金、夏衍、田汉、欧阳予倩等写的回忆文章97篇,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历史面貌,受到我国文艺界许多老前辈的好评。林焕平的《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文学成就》(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对茅盾在香港和桂林的着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作品,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对茅盾在这时期的生活也作了细致的介绍,颇具特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