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974页(2938字)
【释义】:
毒蛇咬伤(venomous snakebite)是由于毒蛇口内有毒腺,咬人时毒腺收缩,所分泌的毒液注入体内,导致中毒。蛇毒可有血循毒素和神经毒素。血循毒素能引起出血、溶血,并能使血管舒缩功能瘫痪。神经毒素能使延髓中枢和肌肉迅速瘫痪。
【诊断】:
1.病史 有毒蛇咬伤病史。
2.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被毒蛇咬伤后,局部可见两颗毒牙的齿痕;而被无毒蛇咬伤后,齿痕为较整齐的一排。
(2)血循毒素的表现 局部红肿疼痛,肿胀迅速向肢体近心端扩展,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痛,并有已溶解的血自齿痕处不断流出。患者可有口干出汗、四肢乏力、胸闷气急、脉搏加快、血压下降、休克,心肌受损后可有中毒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最后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
(3)神经毒素的表现 局部起初有轻微的灼痛和肿胀,逐渐出现麻木、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眼睑下垂、四肢瘫痪、呼吸浅慢,最后可出现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
3.辅助检查 可测定伤口渗液、血清及其他体液的特异蛇毒抗原,有助于毒蛇种类的鉴别。
【治疗】:
1.一般处理 咬伤处如无毒蛇齿痕,或15min后无红肿及疼痛,则可能非毒蛇咬伤或毒素未进入体内,可不需治疗。但不能确切排除毒蛇咬伤时,应一律按毒蛇咬伤观察和处理。
2.防止毒素吸收和扩散
(1)被毒蛇咬伤的肢体应尽可能减少活动,并立即在肢体咬伤处近心端,缚扎止血带或其他代用物,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回流,延迟蛇毒扩散,每隔10~15min放松1min,以免影响结扎远端肢体的血液循环,引起组织坏死。
(2)伤口周围皮肤以盐水或肥皂水洗净,用负压尽可能吸出含蛇毒的组织液。如咬伤后不超过24h,伤口可作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引,反复吸毒直至肿胀消退,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冲洗干净。已超过24h,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严重肿胀,可在肿胀下端每隔3~6cm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cm,以排除毒液,加速消肿。
(3)将伤肢置于4~7℃冰水中降温,松开止血带,或伤处周围放置碎冰维持24h,注意全身保暖。
(4)伤肢近心端用0.25%普鲁卡因150~200ml进行封闭治疗。必要时用0.5~1g普鲁卡因进行静脉封闭。
(5)胰蛋白酶局部注射 胰蛋白酶是一种强力蛋白水解酶,能迅速破坏蛇毒的毒性蛋白质,可使其失去毒力。2000u胰蛋白酶加0.25%普鲁卡因20~60ml作局部浸润注射,并在伤口上方作环状封闭。
3.蛇药
(1)上海蛇药 系新型蛇药,是一种全身性治疗用解毒药,疗效高,使用安全,对我国各种毒蛇咬伤均有显着解毒作用。用时必须口服及肌注合用。
1)口服 常用首次口服20ml,以后每日4次,每次10ml,直至全身中毒症状消失为止;重症者首次30ml,以后每日6次,每次20ml,症状控制后改口服常用量。
2)注射剂 常用首次注射一针,重者每隔4小时1针,至中毒症状消失为止。
(2)南通蛇药
1)口服 首次20片,捣碎后用烧酒50g(一两)加温开水服下。以后每6小时10片。儿童用量可按病情酌减。如中毒症状严重时,应根据急救的需要,可适当加大剂量至每次各服30~40片,并增加服用次数。用药至病员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局部肿胀逐步消退时停止服药。
2)外涂 以冷开水将蛇药数片溶化成糊状,涂于距伤口周围约2cm处(不要涂在伤口上),并在肿胀上方2cm处涂抹一圈,防止肿胀扩散。
(3)其他 尚有群生蛇药、半边莲、土黄柏、万年青、鬼针草等中草药。
4.抗蛇毒血清 疗效较肯定,如能确定毒素性质,首选单价特异抗蛇毒血清,可静脉或肌内注射,如不能确定,则需用多价抗蛇毒血清。剂量按受伤者体格大小、毒蛇大小、伤口深度等确定,如病员体小、蛇大、伤深者,剂量应适当增大,一次足量,10~40ml即可。须事先作过敏试验,用后注意血清样病反应,出现过敏反应者需立即应用0.1%肾上腺素缓慢静脉推注或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5.对症支持疗法
(1)抗休克治疗 补液、输血,必要时应用升压药物。
(2)呼吸衰竭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及时正确应用人工呼吸器。
(3)心力衰竭时,应用洋地黄静脉注射。
(4)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5)急性肾衰时透析疗法。
(6)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和减轻组织过敏反应和坏死,对减轻伤口局部反应和全身中毒症状有帮助。
(7)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8)有全身抽搐者,可静注钙剂。
(9)如治疗24h无排便者,给予灌肠导泄;治疗后8h无尿或少尿者,给予氨茶碱稀释后静注,效差时可用山梨醇或甘露醇滴注。
6.伤口感染处置 发生坏死时,应配合手术治疗。
7.忌用药物 在抢救中忌用下列药物:
(1)中枢抑制药 吗啡、苯海拉明、巴比妥类、氯丙嗪。
(2)肾上腺素。
(3)横纹肌松弛剂 箭毒、司可林。
(4)抗凝血药物 肝素、枸橼酸钠、双香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