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94页(1946字)
【释义】: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的黏膜炎症),是儿科最常见的多发病,在气候骤变时尤易发生。病原体多为病毒(主要有合胞病毒,付流感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偶为肺炎支原体及细菌感染。很多小儿急性传染病早期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对其必须警惕,避免误诊。
【诊断】:
1.临床表现
(1)一般类型
1)症状
a.一般常于受凉后1~3d有鼻塞、喷嚏、流涕、干咳、咽不适、发热。
b.婴幼儿可骤然起病,有高热、咳嗽或有呕吐、腹泻,甚至高热惊厥。
c.年长儿热较低、咽痛、咽不适,咽痒以咽部症状为主或有腹痛。
2)体征 可见咽部充血,有时还可见疱疹或扁桃体肿大伴渗出,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肠道病毒所致者,可伴不同形态的皮疹。
(2)特殊类型 如表9-1所示。
表9-1 上呼吸道特殊类型咽炎症状
2.辅助检查
(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病毒感染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
(2)咽拭培养或咽拭病毒测定 可鉴定病原。
3.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有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如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不一定出现。
(2)急性传染病早期 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化验加以鉴别。
(3)急性阑尾炎 上感伴腹痛者应与急性阑尾炎鉴别。后者腹痛常先于发热,腹痛部位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有腹肌紧张及固定压痛点或反跳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4)有热时要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后者有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
【治疗】:
1.一般疗法 适当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
2.病因治疗
(1)抗病毒药
1)病毒唑(三氮唑核苷) 每日10~15mg/kg。
2)阿昔洛韦 每日10~15mg/kg。
3)中药 银黄口服液、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
(2)有继发感染或并发症时可加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
(1)退热药 高热时用
1)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10~15mg/kg,口服,每4小时1次。
2)布洛芬 每次5~10mg/kg,口服,每日3~4次。
3)Analgin 每次5~10mg/kg,肌注或口服。
4)Aspirin 每次5~10mg/kg,口服,最大量每次0.3g。
(2)止惊药 高热惊厥时用
1)苯巴比妥钠 每次5~7mg/kg,肌注。
2)地西泮(安定) 每次0.2~0.3mg/kg,肌注。
(3)针灸刺人中、十宣。
(4)鼻塞时用0.5%呋麻合剂,婴儿可于奶前一刻钟二鼻各1~2滴滴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