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479页(1818字)

【释义】:

动脉导管系胎儿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通道,出生后自行关闭,如果促使导管关闭的机制有先天缺陷,则形成临床上的动脉导管未闭(PDA)。可分管型、漏斗型、窗型、哑铃型和动脉瘤型,而以前三类最常见。可与其他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稍大者活动后易疲劳气急,心悸,咳嗽,咯血等,晚期则有心力衰竭,分流量大者,新生儿或出生2~3个月即反复心力衰竭。

(2)体征

1)胸骨左缘第2,3肋间触及连续性震颤,收缩期较强,并于左缘第2肋间闻及响亮的收缩期至舒张期连续性杂音,呈收缩期递增,舒张期递减的机器样轰鸣声,可向颈、背传导,通常多伴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典型的连续性杂音往往至2岁后才清楚,新生儿期或心力衰竭时仅可及收缩期杂音。

2)周围血管征 脉压差增宽并伴有水冲脉,周围毛细血管搏动征及股动脉枪击声。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分流量小者X线胸片可正常,分流量大者心胸比例超过0.60,肺野充血,肺动脉干突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主动脉结增宽,可见漏斗征。

(2)心电图 分流量小者,心电图正常。分流量大者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左心室肥大,V5,V6,Ⅱ,Ⅲ,aVF,R波高耸,Q波深,T波高尖,如肺动脉压严重增高,则出现右心室肥大,V1呈Rs或RS,qR型,或双室增大,V16表现为上下幅度显着的RS波。

(3)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探得左心室内径增大,降主动脉与肺主动脉之间显示未闭的动脉导管存在,多普勒检查示分流存在。

(4)心导管检查

1)心导管从肺动脉通过未闭的动脉导管直达降主动脉。

2)肺动脉血氧含量超过右心室血氧含量0.5%容积以上,或氧饱和度4%以上。

3)稀释曲线测定 肺动脉水平曲线提前到达(到达时间短于4s)。

(5)选择性心血管造影 逆行主动脉造影主动脉和肺动脉同时显影。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指征 早产儿PDA伴心衰,或PDA伴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闭锁时,或法洛四联症,三尖瓣闭锁,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离断等。

(2)药物 对早产儿,可使用吲哚美辛(消炎痛),0.1~0.2mg/kg,口服(促进导管关闭),每6~12小时重复使用,重复2次无效者则不再使用。

若遇心衰可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等加以控制。

2.手术治疗

(1)指征 一旦明确诊断,即可不计年龄进行手术,或选择学龄前期进行手术。

新生儿或小婴儿有PDA伴反复顽固性心衰者,则先控制心衰,或术前用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滴注,使婴儿获得较好条件后即行手术。

(2)方法

1)导管结扎术。

2)动脉导管堵塞术 适用于较大儿童。

a.Porstmann法。

b.Rashkind法。

c.经导管弹簧圈行动脉导管未闭堵塞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