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囊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外科手册》第199页(1709字)
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阻塞后皮脂淤积所形成的肿瘤。相当于中医的“脂瘤”。
〔病因病理〕
本病是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淤积,导管扩张形成囊肿。若合并感染,局部呈现红肿、疼痛。
中医认为本病因湿痰凝滞皮肤所致。若久郁可致化热而脓。
〔诊断要点〕
1.多发于头面、耳后、背部、臀部等处。
2.病变表浅,呈圆型,边界清,质地软,与皮肤粘连,基底部活动良好。
3.瘤体中心可见粗大黑色毛孔,挤压时有脂浆样物质溢出,有臭味。
4.若合并感染,局部可见红肿、热痛。
〔鉴别诊断〕
毛囊炎:粉瘤感染时与本病相似。初起时在硬结上有一粟粒状浓头,溃后脓汁中无粉渣样物质。且起病急,病程短。
〔辨证分型要点〕
1.痰湿凝结:圆型肿物,质软,界清,可挤出脂浆样物质。生长缓慢,舌淡、苔薄白、脉滑。
2.湿郁化热:局部红、肿、热、痈,脓汁可见脂浆样物质,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数。
〔治疗〕
一、中医治疗
(一)证型论治
1.痰湿凝结。
〔治法〕利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加减。
陈皮15g 半夏15g 茯苓15g 贝母15g 海藻15g 胆星10g
2.湿郁化热。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30g 蒲公英30g 地丁15g 野菊花15g 天葵子15g 连翘15g 甘草10g
〔加减〕成脓,加皂刺15g,穿山甲15g。
(二)内服中成药
小金片,4片/次,2次/日。
(三)外治疗法
1.宜行手术摘除。
2.若合并感染,外用金黄膏或油调膏,溃后用七三丹或少许升丹塞入脓腔,化去囊壁,后期用一效散,生肌散以生肌收口。
二、西医治疗
(一)手术治疗
宜在局麻下行梭形切口,将囊肿及其皮肤一并切除,避免遗留包膜。
(二)抗炎治疗
若合并感染,宜先行抗炎治疗。
〔预防与调护〕
1.忌辛辣、肥甘、炙煿之品。
2.肿瘤部位不宜挤压,以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