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二苯美仑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新药临床应用手册二》第491页(2358字)

【化学名称】4-(O-苯甲基苯氧基)-N-甲基丁胺盐酸盐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本品为脑神经激活、精神症状改善药,能改善脑功能障碍。

(1)对脑神经传递的改善作用:局部微量注入,可促进大脑皮质视觉区的神经元兴奋;可抑制沙脑缺血时出现的脑内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以及5-羟色胺的降低;小鼠缺氧情况下可改善脑内乙酰胆碱的合成障碍。

(2)对脑内葡萄糖代谢的改善作用:连续给药可促进小鼠脑摄取葡萄糖和大鼠脑内的葡萄糖代谢;用Sokoloff等方法可见大鼠脑局部的葡萄糖利用率升高。此外,也能抑制大鼠脑缺血时的脑内ATP下降。

(3)对实验性脑缺血的改善作用:对大鼠和沙鼠的脑缺血模型,表明能延长生命,减轻神经症状,改善局部脑血流和脑电波,抑制脑水肿。

(4)对实验性健忘症(记忆障碍模型)的改善作用:可改善小鼠和大鼠局部脑缺血、电击休克或给予东莨菪碱引起的被动回避反应障碍。可改善给予东莨菪碱所致大鼠的自发交替行动(T迷路)障碍。对缺氧或给予KCN引起的小鼠死亡,本品能延长生存时间,并能改善缺氧所致大鼠自发运动减少。对脑血管疾患慢性期,根据脑电波功率分析,发现本品能增加α-波区。133Xe吸入法表明,本品能增加脑血流量。健康成人饭后口服本品 50 mg,5h后达血药峰浓度 2.9 μg/L,消除半衰期 3.3 h。健康成人一次口服 50 mg,3次 /d,连续 3 d,在给药后第 2天血药浓度基本稳定,未见蓄积现象。健康成人口服 50 mg后 48 h内,44 % 随尿排出,其大部分以结合型代谢物排泄。

本品的急性毒性 LD( mg/kg):口服,小鼠为 1 034,大鼠为 1471;静脉给药,小鼠为 35.3,大鼠为 40.5;皮下给药,小鼠为313,大鼠为 513。

亚急性毒性:大鼠口服 3个月,剂量在 25 mg/kg以上时,见体重增加轻度受抑和流诞;125 mg/kg时,见总胆固醇下降、肝脂肪变性等,停药几乎均可恢复。口服13周,33 mg/kg组见轻度呕吐、饲料摄取量下降,100 mg/kg组见肝重量增加等,但未见病理变化。这些现象停药后均可恢复。

慢性毒性:大鼠口服 52 周,5 mg/kg以上见肝脂质蓄积伴肝重量增加,停药后恢复良好;狗口服 52周,11 mg/kg以上,罕见呕吐,66 mg/kg时偶见呕吐、伴间歇性痉挛的流诞、呼吸急促、步态不稳等,另见体重减轻、肝重增加,停药后可恢复。

生殖试验未见异常。对大鼠、未见躯体依赖性,但药物自我摄取试验中有较弱的增强作用。未见诱变性。

【适应证】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所伴的情绪低下,情绪障碍。

【剂量与用法】口服,通常成人服 50 mg,3 次 /d,饭后服。可根据年龄、症状增减。

【临床评价】上述适应症 766例,服本品 75 ~ 150 mg/d每次25 ~ 50 mg,3次 /d,多数给药 8 ~ 12 周(一部分 4 ~ 17个月)进行临床试验,其中脑梗塞后遗症 570例,综合改善度中度以上者有143例(25.1 % ),获轻度改善以上者409例(71.8 % );脑出血后遗症 158例,获中度改善以上者 43例(27.2 %),获轻度改善以上者 117例(74.1 % );不能鉴别的脑卒中后遗症63例,获中度改善以上者 14例(22.2 % ),获轻度改善以上者 39例(61.9% )。

【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偶见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痛、烧心、嗳气、呕吐、腹泻、口渴、口苦,罕见便秘、食道阻塞感、腹部膨满感。

(2)精神神经系统:偶见困倦、头痛、头重、兴奋、不安、失眠、头晕,罕见徘徊等症状。

(3)偶见皮疹、瘙痒等。

(4)肝脏:偶见 SGOT、SGPT上升。

(5)其他:偶见疲倦、胸痛、耳鸣、肌肉痛,罕见麻木感等。

不良反应发生率 8.7 %(97/1 115),主要为食欲不振(1.5% ),胃部不适(1.7 % )及烧心(1.0 % )。

【注意事项】慎用于孕妇、小儿。据动物试验报道可向母乳移行,故不宜用于授乳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停止授乳。并用华法林时,会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应慎重。

【制剂规格】包衣片剂:每片含本品 50 mg;5 % 颗粒剂:每克含本品 50 mg。

【生产厂家】日本藤泽制药公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