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75页(1021字)

中国古代表述审美心理的术语。

一般在两种意义上使用:①指作品的艺术特色而言。泛指那种含蓄蕴藉,咀嚼不尽的艺术风格。②专指意境的审美特征,是意境论中较专门的用语。

在意境论中,“韵味”是指意境的那种情韵悠长、耐人寻味、令人陶醉的审美效果。

它包括着“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审美因素,因此又有“韵”、“情韵”、“趣味”、“兴趣”、“兴味”、“滋味”、“余味”等别名。南朝文论家刘义庆(宋)、谢赫(齐)、萧子显(梁)等提倡“气韵”,刘勰、钟嵘提倡“余味”和“滋味”,为意境“韵味”说打下了基础;晚唐司空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味”,从而确立了“韵味”说。“韵味”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主要是“情韵”和“意味”两个方面,可简称“韵”或者“味”。清人袁枚说:“作史三长:才、学、识而已。则三者宜兼,而尤贵以情韵将之,所谓弦外之音,味外之味也。情深而韵长,不徒诗学宜然。”“情韵”是意境的抒情性的必然表现。它是诗(意境)的生命。

明人陆时雍认为诗“有韵则生,无韵则死”。中国诗论对“韵”的突出论述,始于宋朝范温,他认为“韵”不是音韵的“韵”,不是风格,而是一种美的表现,强调诗“有余意谓之韵”。这种解释又牵联着韵味的另一个侧面即“意味”。意境创造虽然主要在于“达情”,但并不仅仅到“达情”为止,往往还有某种哲理意味蕴含其中,所以宋朝张戒首先提出了“意味”这个概念。他说:“大抵句中若无意味,譬之山无烟云,春无草树,岂复可观?……韵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渊明是也。”(《岁寒堂诗话》)张戒这里是说,“韵”和“味”是不同的,因此曹植和陶渊明的诗也不同,前者是“情深韵长”,后者则“词浅意深”,张戒所说的“味”,即陶诗中的所谓“真意”,也就是某种难以言传的哲理意味。这种“意味”说的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钟嵘的“滋味”说,欧阳修的“真味”说,苏轼的“至味”说,都是张戒“意味”说的理论前奏。这样“情韵”和“意味”这两个概念便基本概括了“韵味”的内涵。

而这种“韵味”在意境中的表现又以余韵悠长,“真味久愈在”(欧阳修语)为美。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诗被于乐,声之也。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一击而立尽者,瓦缶也。

”这里“不得留”的东西,便是“韵味”,诗境余韵,犹如击磬,声音悠长而又袅袅不绝,最佳。否则“一击而立尽者”,犹如瓦缶一样毫无韵味。

上一篇:至味 下一篇:天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