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943页(747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前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前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中华文化艺术联合会前主席。
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
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写作。1914年赴日本求学,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攻读医学,1923年毕业。因听觉失灵,决心从事文学事业。
早年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活动。着名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创始人。
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的研究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毅然回国。
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勇地反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1949年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着述,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第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3次当选中共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和平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1952年赴莫斯科接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
并多次出国访问,足迹遍及亚、非、欧、美。郭沫若不仅为推动和组织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国际交往中,为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发扬进步文化,增进中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好交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78年6月12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