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33页(1594字)

一种继承和发挥奥古斯丁哲学的哲学传统。从公元5世纪到13世纪中叶,奥古斯丁主义在基督教神学和哲学中占有主导的地位。由于奥古斯丁哲学深受柏拉图哲学的影响,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奥古斯丁主义看作柏拉图主义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延续。安瑟伦(Anselm)、阿伯拉德(Abelard)、波拿文都拉(Bonaventura)等都是比较着名的奥古斯丁主义者。13世纪初叶成立的方济各修会(Franciscans)集合了一大批奥古斯丁主义者。但是,自托斯主义于13世纪下半叶兴起后,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逐渐减弱,最终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哲学传统。伴随着奥古斯丁主义和托马斯主义的消长,亚里士多德主义取代柏拉图主义,成为基督教哲学家引以为据的哲学权威。不过,奥古斯丁主义仍然对晚期中世纪直至近现代许多西方哲学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奥古斯丁主义主要包括如下的原则:

理性和信仰 在基督教思想里,理性和信仰的关系直接牵涉到哲学和神学、基督教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关系。奥古斯丁主义强调信仰高于理性、神学高于哲学,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气息。安瑟伦的着名箴言“信仰为了理解”典型地表现了这种倾向。阿伯拉德、波拿文都拉、甚至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等着名中世纪哲学家,在信仰和理性的关系上,都是坚定的奥古斯丁主义者。罗吉尔·培根虽然热衷于科学和实验,但仍坚信,一切真理都包含于圣经之中,哲学的存在仅仅是为了证实其中的某些真理,而另一些真理(如道成肉身等)唯有通过神秘的直观方能获得。

认识论 奥古斯丁主义把人定义为使用着肉体的灵魂,并认为灵魂是上帝的肖像。这种以灵魂为主、肉体为辅,以灵魂为使用工具者,肉体为工具的心身关系说,使许多奥古斯丁主义者(如波拿文都拉、方济各修派)认为灵魂是完全可以同肉体相脱离的实体;认为人的认识之道是通过灵魂的自我反省,返归上帝。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在神灵的启示下,直观到全部的真理即上帝本身。这种以神启为核心的直观认识论,对马勒伯朗士(Nicols Malebranche)、乔贝蒂(Vincenzo Giobetti)等近代哲学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伦理观 奥古斯丁的“爱”(Charity)和意志高于理性等伦理思想,对基督教道德思想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爱”的学说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神恩说、选民说和得救预定论,为整个方济各修会普遍承认,并影响了宗教改革家路德和加尔文。意志高于理性的原则也为许多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所接受。如波拿文都拉断言,人不但需要理性方面的启示,而且更需要道德上的启示;邓斯·司各脱(Duns Scotus)认为,理性是被决定的,而意志则是自由的。

社会政治和历史观 奥古斯丁认为,世俗国家的权力应当是由上帝授予的,教会作为天国在尘世的代表,担负了授权这一神圣的职责。这种教权至上论对西方中世纪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奥古斯丁认为,历史是神意的体现。上帝的恩惠使人类有希望通过在尘世间的长途跋涉,最终达到永恒的幸福之地——上帝之城。这一思想以宗教的形式否定了传统的历史循环论,表述了历史进步的观念。绝大多数中世纪思想家都受到了这个思想的影响。在但丁(Dant)和罗吉尔·培根的基督教共和国学说中,这一影响尤为明显。文艺复兴以来的某些哲学家,如康帕内拉(Campanella)和莱布尼茨(Leibniz),以及某些非宗教的乌托邦思想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奥古斯丁主义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