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73页(1553字)

【生卒】:1885—1962年

【介绍】:

丹麦物理学家。生于哥本哈根,卒于同地。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哥本哈根大学生理学教授。1911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随即赴英国继续深造,先后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J·J·汤姆生和曼彻斯特大学卢瑟福指导下从事原子结构研究工作。1912年回国,任哥本哈根大学助教。1914年在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任教,1918年又回到哥本哈根大学。1920年起任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1965年正式改名为玻尔研究所)所长,直至1956年退休为止。1937年春访问中国。1939年初首次访问美国。1943年,应邀到英国,不久复去美国。在英、美期间,参加了有关发展核武器的理论工作,对制造第一颗原子弹作出了贡献。战后回到丹麦。50年代,对创建欧洲核研究工作中心起过主要作用。他是丹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曾负责制订RISO原子研究计划。1939-1962年任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物理学派的领袖。其科学活动主要在发展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和原子核结构及裂变理论方面。1913年,提出着名的定态假设、频率法则和量子化规则。系统地阐述了氢原子的结构,发展了氢和氮光谱线的量子理论,为圆满地解释元素的周期性奠定了基础。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在发展卢瑟福模型的同时,为了克服后者所遇到的困难,大胆地假设电子的轨道动量是量子化的,而辐射是量子从一个量子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发生的。为了描述电子的轨道运动,他把经典力学同量子理论结合起来,于1918年提出了量子理论与古典理论之间的对应原理。这是玻尔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成就,它引起了原子理论的革命,对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23年,他确立的元素周期系理论导致了元素铪的发现。1927年,首先提出“互补原理”(亦称“并协原理”),认为电子的波动模型是与其粒子性模型互补的。后来,发展为互补哲学。不但认为微观客体和测量仪器的“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是互补的,而且生物学研究中的机械和目的论、人类认识中的思想和感觉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等等,都是互补的。他与海森伯一起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

玻尔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方面,亦有重要的贡献。1936年,提出原子核反应的复合核模型,成为说明原子核现象的一个重要模型。1939年,和美国物理学家J.A.惠勒又提出重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

玻尔对铀裂变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1939年着文说明了复合核衰变在裂变、辐射和中子发射之间的竞争,快中子和慢中子的不同性质,以及两种铀同位素所起的作用。他还特别指出,由慢中子引起裂变的主要是铀同位素U235,而U238通常只是吸收中子,并没有发生裂变。晚年还曾研究过金属的超寻常性。

玻尔着有文集三卷(分别于1934、1958、1960年出版),其中主要着作有:《原子和分子的结构》(1913)、《线光谱理论》(1918-1922)、《光和生命》(1930)、《原子的结构》(1923)、《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与H.A.Kramers和J.C.Slater合着,1924)、《中子俘获与原子核构造》(1936)、《核裂变的作用过程(与J.A.惠勒合着,1939)、《关于原子粒子通过物体的穿透频率》(1948)、《原子物理和人类知识》、《原子物理学与人类知识论文续集》等。

上一篇:宾斯法格 下一篇:波埃修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