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朱子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08页(1414字)
朱子学是中国南宋朱熹集理学大成创立的学说,亦称“性理学”、新儒学。朱子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朝鲜、日本等国影响很大。朱子学在东方各国的发展,有重心东移的过程,开始是在中国,后来经朝鲜到达日本。
朝鲜最初的朱子学者是安珦(1243-1306年),在高丽朝忠烈王16年(即公元1290年)来元都燕京,“始得见新刊朱子书,潜心好学,知其为孔孟正脉,遂手录其书,又写其真像而归。”高丽时期为朱子学传入朝鲜做出贡献的还有:留学元朝钻研程朱理学的白颐正、擅长易学研究的禹倬、刊行朱子四书集注的权溥等。李朝时期朱子学成为官方哲学,各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开创时期奠定朝鲜朱子学基础的郑道传,在其《心理气篇》、《佛氏杂辨》,集中而全面地批判了佛教;称为朝鲜儒学图说鼻祖的权近,着有《入学图说》,为普及朱子学做了许多努力。士祸时期赵光祖,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学派分裂时期是朝鲜朱子学鼎盛时期,出现了称为朝鲜朱子学双璧的李滉和李珥。“东方朱夫子”李滉编着《朱子书节要》、《宋季元明理学通录》等,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思想;“东方大贤”李珥着《圣学辑要》等,为克服朱子学的内在矛盾,明确提出理气二元论,为后来的主气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根据。衰落时期的金长生着《经书辨疑》、宋时烈着《朱子大全劄疑》。
朱子学在朝鲜,与朝鲜固有的传统思想结合,形成了具有朝鲜特点的朝鲜朱子学。其特点有:1.一贯排斥佛教。朝鲜朱子学发挥朱子学原有的排佛倾向,长期坚持了反对佛教的斗争。不仅从政治经济、人伦道德上批判佛教,而且在哲学世界观上批判佛教经书。郑道传的《佛氏杂辨》达到了高峰。因此,佛教对朝鲜的影响,就不像日本那样深。2.注重心性论的研究。朱子学内容广泛,包括许多方面,但朝鲜朱子学强调的是其中的心性论。围绕“四端”、“七情”问题展开的争论延续数百年,出现了“理发”、“气发”、“理气兼发”等各种主张,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哲学史的发展。因此在朝鲜,更多地把朱子学称为“性理学”。3.长期的理论争论。朝鲜朱子学在理论上的争论非常多。从湖论洛论两派的“人物性同异”论争,到奇大升与李滉的“四端七情论辩”,几乎所有的朱子学者都被卷进。激烈的争论,使朱子学者分化为“主理论”和“主气论”两个基本派别。这种烦琐争论,虽然影响了朝鲜哲学的发展,但促进了辩证思维的发展。李滉曾把“分而为二”与“合二为一”的结合,称为“周悉无偏”的方法。4.激烈的派别斗争。伴随着理论争论,产生了政治上的派别斗争。李朝统治者把朱子学奉为正统,残酷地迫害朱子学之外的其他学者。如古汉学家尹镌、朴世堂就以“斯文乱贼”罪名处死,阳明学一直被视为“异端”受到压制。就是朱子学者内部,也被区分为正统与非正统,分裂为“东人”和“西人”、“南人”和“北人”、“老论”和“少论”等,一些朱子学者也被发配流放。最后导致朱子学的衰落。
朝鲜朱子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的作用也不同。朱子学传入朝鲜时,朝鲜处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从总的方面来说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尤其表现在李朝建立时,确立了李朝的封建典章制度,促进了朝鲜文化的发展。但是后来,随着李朝封建社会的没落,朱子学严重束缚人们的头脑,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