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08页(1188字)

【生卒】:1828—1889年

【介绍】:

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出身在一个牧师的家庭。大学时代就参加了革命青年小组,在赫尔岑和别林斯基影响下,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1853年起担任《同时代人》杂志的编辑、主编,宣传革命,反对农奴制度。1862年被沙皇政府逮捕,流放西伯利亚达20多年之久。1889年病逝于家乡萨拉托夫。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为反对沙皇制度而斗争,深信在农奴主压制下的人民的革命力量,并为这一信念所鼓舞。他也因俄国的落后而愤慨,在1846年写给他的表弟贝平的一封信里,他非常沉痛地谈到俄国科学界的悲惨情况,谈到俄国的科学机构为外国人所把持,同时也谈到了他自己关于俄国的将来和俄国人民在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的思想。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哲学上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继承了费尔巴哈和赫尔岑、别林斯基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当时俄国那些奉行康德的不可知论和实证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进行斗争。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物质的世界,世界万物的共同性就“在于它们都是物质的”;人们的感性知觉形式和对象的客观实在的形式是相似的,思维的规律反映了对象的真实存在,因此客观物质世界也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他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原子理论,论证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是永恒和无限的,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存在,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这些规律,“改造自然界”,服务于人类。

车尔尼雪夫斯基受费尔巴哈的影响,也把自己的哲学称作是人本主义的。他从人和自然界一致性原则出发,把人和人的意识看作是有机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但人本主义哲学只注重从生理学方面、人的自然方面看待人,忘记了人的社会性,忘记了社会发展规律特殊的、不同于自然规律的性质,因此不懂得人和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什么。

人本主义原则贯彻到历史观方面,使得车尔尼雪夫斯基得出了唯心主义的结论。他把科学知识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提倡所谓“合理的利己主义”原则。

但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是为革命服务的,他不否认阶级斗争的作用,明确提出哲学是有党性的。他的宗教观带有明显的无神论性质。他的美学思想也是在同唯心主义美学的斗争中形成的。

主要哲学着作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人类知识的性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对反公社所有权的哲学偏见的批判》等。

上一篇:彻底经验主义 下一篇:《沉思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