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格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229页(1408字)
【生卒】:1880—1937年
【介绍】:
德国现代哲学家、早期现象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在慕尼黑大学任教,后成为哥廷根大学的讲座教授,1935年旅居美国,担任维申学院的客座教授,直到193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盖格尔是最早与胡塞尔共同编辑《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的人之一,在早期现象学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盖格尔兴趣广泛,感觉敏锐,有广阔的文化知识背景,擅长于研究现象学的具体问题。他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兴趣,1924年曾出版过一本《系统公理与欧几里德几何学》;他研究过克尔凯郭尔与雅斯贝尔斯的存在哲学,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此外,他在实验心理学方面也作过具体研究,且在心理学史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盖格尔是现象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毕生致力于用现象学解决美学难题。他具体地研究过移情活动、美学态度以及美的感染力等问题,到晚年还计划写一本大部头的现象学美学着作,因为早逝而未能完成。后经过他的学生贝格尔和霍克曼的整理和编辑,这部未竟之作以《艺术的意义》(1976)为题出版。他之所以毕生致力于研究美学,其目的是想证明他的存在哲学。他认为“一切哲学原理与科学原理都不如美学那样切近人的存在本质”。比如说美学态度问题,他便提出实存的“我”与经验的“我”不同,认为它处于人的存在的核心,是全部美感的焦点。他还研究过美学中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与价值的关系,认为只有现象学才可能克服相对主义问题。
盖格尔承认,胡塞尔现象学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式,但不同意胡塞尔的唯心主义结论。在他看来,实在主义立场比现象学的立场更能站得住脚。胡塞尔则始终认为盖格尔是一个杰出的现象学心理学家,他在《哲学是一门严密科学》一文中,引证过盖格尔对移情问题的研究结论。进入20世纪后,随着盖格尔的两部早期着作在《年鉴》上发表,胡塞尔才认定,盖格尔的哲学思考充其量只有1/4是现象学的。
盖格尔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结论及其理论解释是正确的,但是,科学仅凭自身并不完全站得住脚,还应该将形而上学的内容也包括进去。由于自然科学不大关心它的形而上学基础问题,因此,哲学应该发挥其主动性,将自然科学的基础解释清楚。不过,盖格尔的这一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在早期现象学家中,盖格尔第一个与美国哲学界发生联系。早在1907年,盖格尔还是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无俸讲师,就去美国哈佛大学进修一年,并结识了美国着名哲学家詹姆士与刘易斯。1926年,他曾去美国担任客座教授。希特勒上台后,他因犹太血统被剥夺哥廷根大学的讲座教席,再度去美国维申学院任教,直到去世为止。
盖格尔专着不多,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一些大型专业刊物上,主要包括:《感染力与感染关系的心理学述评》(1904)、《关于移情作用的本质与意义》(1911)、《论移情渲染问题》(1911)、《论美感的现象学》(1913)、《相对主义理论与哲学意义》(1927)、《哲学态度和本质与实质问题》(1927)、《科学的真实性与形而上学》(1930)等。